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文化 书籍 查看内容

卧虎藏龙三国智(第六部分 处事智)

2014-12-26 20:53|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2017| 评论: 0|原作者: 罗吉甫

摘要: 孙权和蝙蝠的两手策略(1)   蝙蝠是鸟类还是走兽?蝙蝠长得像老鼠,是不折不扣的哺乳类动物,却又飞来飞去,和鸟类没两样。在《伊索寓言》里,蝙蝠左右逢源于鸟类和走兽之间,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就自称是 ...
孙权和蝙蝠的两手策略(1)

  蝙蝠是鸟类还是走兽?蝙蝠长得像老鼠,是不折不扣的哺乳类动物,却又飞来飞去,和鸟类没两样。在《伊索寓言》里,蝙蝠左右逢源于鸟类和走兽之间,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就自称是鸟类,走兽战胜了,蝙蝠又变成走兽一族。哪边赢,蝙蝠就属于哪边。战争结束后,走兽和鸟类言归于好,蝙蝠的骑墙性格被拆穿,跑到鸟类阵营被当作走兽,跑到走兽阵营被当作鸟类,终于被驱逐出去,成为不受欢迎的异类,从此只能摸黑飞行。

  蝙蝠寓言无非告诉狡狯的人类,立场要坚定,态度要明确,该什么,就是什么,否则就会像蝙蝠,最后两边都得罪。

  从另一个角度看,若不是蝙蝠摇摇摆摆,恐怕早在选边站的时候,捐躯沙场。合纵连横是求生存、谋发展的必要策略。只是忽左忽右像走竿索,走得好,游走两岸,走不好,就会灭顶。

  黄雀该捕蝉或螳螂

  两手策略不好使,操纵手法要高明,合纵手腕要高超,要善用恐怖平衡,活用敌我矛盾,才不会从两边都要,转为两头落空,里外不是人。

  三国君王里,孙权的两面手法用得最多最广手段最高。尽管不怎么心甘情愿,孙权和刘备至少维持长年的同盟关系,直到荆州问题引爆冲突,后来趁关羽攻击曹魏,和曹操暗通款曲,夹击关羽,夺回荆州。擒杀关羽虽然过瘾,但代价不小,孙权势必面对刘备的复仇大军。如果曹魏趁火打劫,和刘备联合作战,东吴便玩完了。孙权承受不起,派人向刘备求和。刘备人在气头,不得抒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孙权碰壁,只能向曹丕称臣投降(曹操已死)。

  曹丕该不该答应孙权呢?好不容易孙、刘合作破局,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形势,但这只黄雀下手的对象应该是蝉抑螳螂,在魏国内部引起争议。

  曹丕身边聪明人不少,尤其刘晔,对孙权的那一套早已洞悉,他反对接纳孙权。他提醒曹丕,孙权无故投降,必有缘故,不是真心,不如顺势联合刘备,消灭孙权。

  刘晔主张,蜀汉攻击吴国边境,曹则攻击吴国心脏,不出十日,孙权必亡。之后蜀汉势单力薄,就算得到吴一半土地,也无济于事。

孙权和蝙蝠的两手策略(2)

  魏主曹丕却主张袭击蜀汉背后,刘晔反驳说:“蜀远吴近,蜀发现我们出兵攻击他们,一定回军迎击。刘备正在怒师攻吴,听说我们也攻打吴国,知道东吴必亡,一定很高兴,加速挺进,与我们争夺孙权土地,不可能抑制忿怒帮助孙权合击我们。”

  孙权命不该绝。和老爸曹操相比,曹丕的判断力差了一截,他不听刘晔的建议,决定接纳孙权。到此为止,孙权的两手策略十分成功,不但化解魏、蜀夹攻的危机,之后又因陆逊用兵如神而大破刘备。

  为了取得魏国的支持,孙权委曲求全到了极点。魏国派人来封他为吴王,群臣难以接受。反倒是孙权本人洒脱得很,他安慰大家,“不要以我受封爵为耻,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为汉王”。孙权说得好:“这是因应时宜,于我何损?”

  珍宝于我如瓦石

  是啊,于我何损?这是孙权了不起的地方,他没什么包袱,管你什么“汉贼不两立”,他能屈能伸,只要保住国家命脉,屈身事曹,有何大不了的?

  名号都可以降格,宝物珍玩等身外之物更不足惜。当曹丕向吴国要求进贡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珍宝,群臣反对,但孙权要大家想开一些,因为“我们在西北对抗刘备,全国人民都得依靠魏国,他们要的,在我看来,不过一堆瓦片、石头,有什么好可惜的”?

  曹丕虽然不怎么英明,但也不笨。他担心孙权耍诈,一如刘晔所说。政治人物说一套做一套,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考验孙权,怎么考验?送儿子来。曹丕要孙权送长子孙登到京师洛阳来,做为人质。孙权哪敢冒这个险,推托再三,最后拖不过了,干脆赖掉,大家撕破脸。吴、魏两国兵戎相见,孙权再使手段,向刘备求和。刘备御驾东征惨败后气焰尽失,听说孙权要求复交,求之不得。孙权得以免除两面受敌的威胁,专力抗敌,斥退魏军。

  孙权并未被胜利冲昏,他拒绝群臣的建议,不愿跟在曹丕、刘备后头称帝,他不愿因为这种虚名而得罪魏国。不久,刘备逝世,蜀国国力不明,孙权忧心魏国来犯,再派使者向曹丕赔不是。曹丕哪想理他,孙权正尴尬时,诸葛亮派能言善道的邓芝出使东吴,精辟的利害分析打醒了孙权。孙权终于下定决心,和蜀合作,和魏断绝往来。

如果老板有错:诸葛亮vs.刘备(1)

  职场守则第一条,老板绝对不会有错;如果发现老板有错,请参考第一条。

  “老板绝对不会有错”,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因为这是员工长保饭碗的定律。吃饭皇帝大。

  可是老板真的错了,又要你执行他的错,你必须扭曲人格、违背良知,多么痛苦啊。

  部属面对这种情形,不外几种反应:

  一、据理力争,强劝力谏。

  二、照章行事,对错干我何事?

  三、阳奉阴违,明着答应,暗地里推拖不做。

  四、委婉反对,若劝不成,全力执行。

  第一种人很有骨气,但不讨喜,通常成为烈士;第二种人柔弱无骨,得过且过,许多主子喜欢这款;第三种人以阳奉保住饭碗,以阴违维护专业,但被逮到打太极拳,同样将面临挣扎。最后一种老成持重,最为中庸。

  诸葛亮显然是最后一种,从刘备东征孙吴时,诸葛亮的态度可见一斑。

  法正的表演艺术

  孙权袭杀关羽、夺占荆州,刘备为了报仇,率兵讨伐吴国,大败而归。且不从结果论来看,伐吴这件事本身就有许多争论。

  奇怪的是,伐吴行动和诸葛亮的联吴战略完全抵触,正史里却不闻诸葛亮吭声,只在刘备惨败后,叹说:“如果法正还在,一定能制止主上(刘备)东征,即使东征,(如果法正还在)一定不会覆败。”

  短短一段话,依语气透露出下列讯息:诸葛亮也不赞成刘备伐吴,但无力或不想制止。法正才有强谏、说服的能耐。

  为何是法正?法正和诸葛亮的价值观、人格特质和行事风格不同。《三国志》写两人“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就是说法正和诸葛亮的喜好和崇尚不同,却能从大局出发,共同合作。

  法正会强谏,诸葛亮却不会。从史料上不曾看到诸葛亮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演出。别说对刘备了,即使凶巴巴的法正,诸葛亮也不敢惹。法正性子刚烈,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还会擅自杀害诋毁他的人。有人看不惯法正这么嚣张,希望诸葛亮报请刘备管束一下,但诸葛亮表示,刘备宠信法正,倚仗法正,要约束法正的行为,难哪!

如果老板有错:诸葛亮vs.刘备(2)

  这则故事,可看出法正的性格:有一回,刘备迎战曹操,战况激烈,众人急劝刘备避雨(“矢下如雨”),刘备大怒,不肯,法正向前站在刘备面前,当挡箭牌,告诉刘备,你不退,我也不退。刘备只好避退。

  法正会这种表演艺术,加上他的脾气硬,获得信任,所以,诸葛亮叹说法正如果还在,必能劝阻刘备东征,主要还在于法正连说带演,不怕死,符合劝诤的功力,这不是一板一眼、谨守君臣分寸的诸葛亮所学得到的。

  有史家怀疑,诸葛亮赞成刘备伐吴,否则为何不闻诸葛亮反对?这个推断很离谱。首先就忽略了陈寿在《法正传》里用了“群臣多谏”这四个字,表示反对者众。只是《三国志》记事向来残缺不全,未加详载,裴注就引用史料记下赵云的反战建言。但不管什么人来劝,效果可能都不大,刘备人在气头上,恨在胸口烧,惹不起,劝不动。有一个叫秦宓的人(时任“从事祭酒”一职),表示从天时看来,出兵不利,刘备嫌他乌鸦嘴,把他关进监牢,后来才获释。  

  不必为诸葛亮辩护

  从史料看来,诸葛孔明并未劝阻刘备御驾亲征。但身为首席谋臣,对主子的错误决定,如果未加劝阻,不是显得很笨,就是很坏,不符合众人对诸葛孔明完美形象的期待。于是,《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安排诸葛亮“苦谏数次,只是不听”,后来引领百官,力劝刘备,伐吴可以,但不必御驾亲征,“命一上将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刘备心志动摇之际,张飞却闯进来抱着刘备的腿大哭,说:“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张飞话说得绝,此仇非报不可,若报仇不得,宁死不和刘备相见。刘备就这样感情用事,亲自出征,诸葛亮说什么也没用了。

  依小说所说,诸葛亮力谏了,是张飞坏了事。而罗贯中一直塑造刘备的仁者形象,到此时也顾不得了。《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写秦宓在刘备出发前,再三劝阻,惹恼刘备,命人斩杀,众官求情,免于一死,下狱。孔明上表,一来为秦宓开脱,二来劝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对吴兴兵,言辞恳切,文情并茂。可惜刘备心意已决,众将官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板犯错。

如果老板有错:部属反应

  当老板错了,身为部属,或委婉相劝,或直言以谏,如果老板未能采纳,执意己见,最后失败了,此时部属对自己的先见之明,应该如何反应?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闭嘴。哀矜勿喜,决不出声。

  这不是美德,是避免激怒上级,避免在伤口上洒盐。然而遇到器量狭小的主管,你不出声,还是难逃噩运。

  信任够,才会言听计从

  田丰和袁绍的关系正是如此。官渡兵败,袁绍后悔不听田丰的警告,反而把田丰拘押在狱,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田丰却很悲观,因为袁绍这个人善忌,失败后备觉羞愧,心生妒意,自己反而会因为先知先觉而遭处决。

  田丰料事如神,从战场胜败到个人生死。奈何跟错主子,明知老板有错,劝不动,只能眼睁睁看老板溃败,被老羞成怒的老板杀掉。

  田丰的建议(沮授、许攸也一样),对袁绍不起什么作用,袁绍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郭图,倒是言听计从。除了袁绍个人判断力差,对部属信任程度有别,也是一大原因。

  曹操赤壁兵败后,哀叹说:“如果郭奉孝(郭嘉)还在,我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仿佛暗批活着的尽是酒囊饭桶。这样说当然不公平,早在用兵前,贾诩就曾建议曹操好好经营荆州,不必急着动兵,到时孙权自己会来归附。曹操如果采纳,也就没有后来的赤壁惨败。

  但曹操特别提到郭嘉,或许有另一层意思。比如,鏖战之际,郭嘉献策,可帮助曹操获胜或脱困;比如,同样劝曹操不要开战,但郭嘉更有说服力,更得曹操的信赖。——这一点很重要。和贾诩相比,郭嘉显然分量重得多。史书写贾诩自认不是曹操旧臣,而又老谋深算,惟恐遭致猜疑,于是闭门自守,不结党派。可见曹操对贾诩多少有点顾忌。

  看看吕布、陈宫这个组合,就更清楚了。吕布遭曹操团团围住,陈宫提议吕布出城布阵,他闭守城内,互为表里,相互呼应,这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奇策,但吕布妻子提醒说,陈宫曾有叛离曹操的前科,难保此时不会叛离吕布。吕布被史书评为“无谋而多猜忌”,一听更不敢相信陈宫。陈宫后来落得陪吕布一道赔上性命。

  分量够才能管理上司

  当部属未获完全信赖,平日的变革方案便不易被主子接受,危急时死马当活马医的急智,主子更不敢采信。许多部属只知埋头苦干,忽略了管理上司的重要。管理上司,必须建立举足轻重的分量,然后取得老板的信任,平时做好上下属之间的公关,透过良好的沟通互动,让老板知道你的想法,相信你的人格,了解你的工作进度。

  这是张昭敢这么大牌的主因。老板刚愎自用,部属大可一走了之。但张昭走不了,一来当时天下三分,大势底定,不像汉末,群英竞逐,分合重组,人才流动跳槽,司空见惯。二来前任主子孙策托孤给张昭,责任重大,岂可违背先主遗命?

  张昭这个元老、长辈身份,成为他的包袱,也成为他强谏不成时,情感宣泄、立场宣示的利器。对张昭,孙权没辄。他的政治忠诚、人品道德,没得怀疑,但一再当着众面,据理力争,让孙权受不了。为了要不要派人封公孙渊为王,张昭和孙权争执不下,孙权抽刀怒骂:“吴国大臣进宫拜我,出宫拜你,我对你的尊敬到达顶点,你却多次当着众人之面折辱我,我常常怕自己忍不住,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孙权指的是对张昭不再客气。张昭听了,动情说道:“老臣我说话不中听,仍然直言进谏,只因为太后驾崩前托付我啊!”

  一席话,说得孙权把刀掷在地上,和张昭相对,涕泗纵横。

  尽管这样,孙权还是不采纳张昭的意见。张昭闭门装病,不再上朝,孙权气得用土封堵他的门,张昭赌气,也在里面用土封门。事后证明孙权错了,孙权很不好意思,想请张昭出来,张昭不理,孙权火大,放火。最后还是张昭的儿子把老爸扶了出来,孙权致歉,事情才落幕。

  在孙权面前,张昭有耍性格的本钱,他人未必能够。但不管如何,伴君如伴虎,古代君臣关系,充满紧张。要把今日向上管理那套哲学搬回古代,难度更高。我们很庆幸生在民主开花结果的现代,饭碗没了,脑袋还在。
磕头或断头?

  磕头或断头?

  ——投降操作三法则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写关羽击败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于禁乞降,关羽连杀都不屑一杀,说怕玷污刀子。小说写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羽责问他,为什么胆敢反抗?于禁一脸无辜地答道:“是上面的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关羽不屑一杀,说:“我杀你,像杀猪杀狗一样,怕弄脏刀斧。”于禁苟且偷生,活下来了;另一大将庞德则不屈而死。

  这段描绘,把于禁写得柔媚无骨,猥琐鄙陋。真是这样吗?《三国志》只用“禁遂降”三个字交代过去,内情不明,并未像罗贯中那样,把于禁抹黑得如此不堪。

  于禁被关羽害了两次

  罗贯中为何抹黑于禁?《三国演义》常借着贬乙来捧甲,借着抹黑某人,以漂白某某人。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谋,便把司马懿白痴化;为了凸显刘备的忠厚,便把曹操奸诈化;同样的,为了反衬关羽的忠勇为爱国之本,便把于禁投降时的表现,添油加醋成贪生怕死的样子。

  所以于禁被关羽谋害了两次,一次是在历史里,兵败被俘;一次是在小说里,作者为了美化关羽,不惜矮化于禁。于禁自此成为三国迷嘲弄的对象。

  历史无情,同样投降,降了张飞的严颜,却因慷慨就义的决心和演出,不但没死,还被张飞延为上客,数百年后又被文天祥歌颂,成为《正气歌》里浩然正气的代表人物。平平投降,怎么差那么多?

  差别在哪?在于投降前的表现。

  张飞破城,俘获刘璋的部将严颜时,呵责严颜说:“我大军攻来,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斗敢抗拒?”严颜回说:“本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大怒,下令斩首,却见严颜面不改色,态度从容,说:“砍头便砍头,发什么火?”张飞和他英雄相惜,竟放了他,奉为上宾。

  《三国志》和演义小说都记载这一段,也被视为佳话,若非张飞的气度,严颜早进了忠烈祠。这和于禁一开始就投降,没有殉难的决心,是不同的,再加上演义的扭曲,于禁的形象便一落千丈了。

  于禁的悲惨还在后头。他被关羽俘掳也就罢了,孙权斩杀关羽,于禁落在孙权手里,待曹丕称帝,孙权称臣,把于禁遣送回去,以示友好。曹丕以春秋时代荀林父、孟视明的史事安慰他,重新任他为将,却又安排他去曹操陵园祭拜。曹丕事先派人在陵园屋里画上关羽得意、庞德发怒、于禁投降的壁画羞辱他。须发尽白、面容憔悴的于禁,不堪刺激,羞愧而死。

  一样的投降,不同的下场

  同样投降,际遇有别,不止严颜、于禁,纵观三国英雄,被俘后个个反应不一,命运不同。有人求生不能,如吕布;有人求死不得,如沮授;有人从容就义,求仁得仁,如陈宫;有人泼妇骂街,死得轰轰烈烈,如庞德。也有的像严颜一样,被奉为上宾,阶下囚变成座上客,如张辽。态度各异,后人的评价自有不同。其中必然有一些判定的规则可循。

  什么情况下投降可免于被批判?投降有什么操作法则?粗略言之,可归为三点:

  一、弃暗投明,从昏君跳槽到明主,可。

  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投降胜利者,押宝成功,选对绩优股,可。

  三、投降时态度不卑不亢为宜。亢者殉国,流芳百世;卑者投降,遗臭万年。破口辱骂是死路一条,卑躬屈膝是奴才一个。上上之策,是慷慨激昂之余,莫徒逞口舌之快,为彼此留点退路。以理性为依归的正气凛然,才有严颜、张辽的机运。

  最后一点大概会引起争议。这样会不会唐突古人?明明是视死如归的烈士,谁还考虑投降的方式?然而,看尽当代人物虚矫的表演和差劲的演技,我们不得不以今论古,留点想象的空间。

一幅画逼死大将军

  海明威的名言:“人为胜利而生。”在军人身上尤其适用。士可杀,不可辱;只能战胜,不许兵败。一旦兵败,没有投降,只有殉难。战争的残酷,不仅在战场你死我活的拚斗,也在于兵败之后面对军法处置的无情。

  投降的将军更不用说了,受到重用也就罢了,怕的是苟活于世,却遭人鄙弃,情何以堪?曹操阵营的大将于禁就是一例。

  兵败不死,境遇堪凉

  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讨,屡建大功,勇猛不阿,颇受曹操赏识。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个性耿介,执法严格而不近人情,和部属的关系并不融洽。

  这样的性格,很难想象会成为投降的将军。然而当关羽进军曹仁苦守的樊城,于禁和庞德奉命支持。不料洪水暴涨,于禁大军惨遭淹没,于禁退无死守,竟然投降,庞德则不屈而死。

  曹操闻讯,感叹良久,无法相信认识了于禁三十年,一直欣赏他的忠贞义胆,临危处难竟变节投降,反而不如庞德。

  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

  孙权后来杀了关羽,并俘掳了关羽阵营的官兵。降关羽的于禁,也被送到吴国。有一天,孙权带着于禁骑马同行,吴国有个脾气很冲,名叫虞翻的人,便呵责于禁说:“你这个投降的俘虏,怎么配跟我主公齐马并行呢?”

  说完就想用马鞭鞭打于禁,幸亏孙权喝阻。后来,孙权大宴宾客,于禁听到音乐,有感而发,泪流满面。虞翻很不高兴,骂说:“你想故作伤悲,来获得释放吗?”总之,在吴国,于禁说有多瘪气就有多瘪气。

  更瘪气的还在后头。当曹丕称帝,孙权称臣示好,遣送于禁回魏国。于禁须发尽白,形容憔悴,向曹丕磕头请罪。曹丕故示大方,不念旧恶,拜于禁为安远将军,并且用春秋时代荀林父和孟明视的故事劝勉他。

  荀林父和孟明视是秦、晋两国的大将,虽曾兵败,但未受处罚,后来将功折罪,立下大功。曹丕举荀林父、孟明视的事迹,想必令于禁感激涕零。尤其孟明视一例,必然更让于禁窝心。遥想当年,秦穆公不听劝告,执意攻打郑国,反遭晋国截击,孟明视等将领被俘掳,后来获释,回到秦国,秦穆公并未怪罪他们,反而自我检讨,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都是我的错,他们有什么罪?”)

  虽然曹丕不像秦穆公下诏罪己,也和于禁兵败投降扯不上关系,但如此宽容,好一位气度恢宏的君王,是吗?且慢,后来曹丕派于禁出使吴国,先命他北上拜谒曹操的陵寝,却事先派人在陵寝的堂屋上画了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图像。于禁一看,羞愧万分,不久便发病而死。

  投降一时,羞惭一世,这是降将于禁的悲哀,也可见曹丕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的高明谋略。

  败军之将,或正气凛然,从容就义,或带枪投靠,跳槽倒戈,或摇尾乞怜,投降苟活,全看个人的价值观。但若到头来饱受羞辱,不免一死,不如当初就死,还保全个好名声。要杀要剐,啰嗦那么多做什么?于禁一定悔不效法严颜。严颜就算被张飞杀了,也能引刀成一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必像于禁一样拖泥带水,抑郁带辱以终。于禁是三国降将最潦倒、最悲凉的一位。

小心刺客就在你身边

  汉末,董卓控制朝政,当起地下皇帝来,各路豪杰纷纷召集军队,起兵讨伐。董卓外患不少,内忧也多,因为他脾气暴躁,动辄杀人,常有部将说错话被当场处死。

  董卓自知待人苛刻无礼,担心遭人暗算,于是找来武艺高强的吕布当保镖,随侍在侧。

  此外,董卓上朝时怕被行刺,怕遭谋叛,从军营到宫廷,沿路布满警卫,步兵在左,骑兵在右,警戒圈如天罗地网。论排场,跟春秋时代吴王僚的阵势可比。

  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

  遥想当年,吴王僚在位时,堂兄弟公子光觊觎王位已久,亟思政变。有一次,公子光宴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吴王僚早有戒备,衣服塞着三层皮甲,从宫殿到宴客地点,沿途重兵守卫。吴王僚坐定后,武士环绕,厨师上菜还得搜身、换装,并由两旁卫士挟持,趋前奉上佳肴后迅即退下,毫无行刺机会。

  层层防护,看似万全,不料公子光请来的刺客专诸,学得一流的烹鱼手艺,以厨师身份端鱼上桌。虽然通过安全检测,实际上他把匕首藏在鱼肚,用手一掰,刺死吴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吴王僚可能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明白。吴王僚的安全维护做得够严密,左右亲信的安全考核也没问题,并无内神通外鬼。但百密尚且有一疏,若是亲信造反,预谋行刺,那就更难防备了。

  董卓就是这样死的。他宠信吕布,自称和吕布情同父子,但他大老粗的习性不改,傲慢无礼的态度不变,曾因细故而拔出手戟掷向吕布,若非吕布身手矫捷,早已丧命。恰好吕布又私通董卓的侍女,怕私情败露,于是被王允说动,决定刺杀董卓。(正史所载乏味至极,不像《三国演义》描绘的,吕布为了美女貂蝉而义无反顾,既浪漫又传奇。)

  董卓想必死得不甘,没想到警戒网天衣无缝,缺口却在身边。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最可靠的人最可疑,一点都不能疏忽。对亲信左右,都不能以礼以诚相待,动口辱骂,动手伤害,又怎能要求他们忠心耿耿,死心跟随?

  敌人远在天边,刺客近在眼前

  张飞是更明显的例子。张飞和关羽作风相反,关羽关心士兵,对士大夫却很傲慢,而张飞对知识分子彬彬有礼,对官兵弟兄则不假辞色。张飞常鞭打部下,左右部将也难逃惩戒。不晓得是对自己的领导魅力过于自信,或是无动于他人的感受,将士受罚后,张飞仍将他们留在左右。刘备常劝戒张飞,刑戮过重,又让被鞭笞的将士留在身边,会招致杀身之祸。张飞不以为意,果然出事,就在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前,张飞被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杀了。

  遇刺多少和当事人大意疏失有关。蜀汉大臣费祎生性浪漫,广结善缘,即使投降的人,也经常被奉为上宾,不加防备。有一天,酒酣耳热,果然被魏国降将郭修亲手杀害。

  先前说的吕布也好不到哪儿去,当他遭曹操围困于下邳城,日暮途穷之际,理应鼓舞士气,重赏杀敌,但他并未这么做。当部将侯成的爱马失而复得,乐得摆酒席宴客,违反吕布的禁酒令。吕布怒气冲冲,痛责侯成。侯成怕被清算,索性叛变,和曹操里应外合。一代枭雄吕布被缚、被杀。

  攘外必先安内。将领的职责不只是骑马打仗,决战沙场,他同时也是军队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内部管理不好,领导统御不善,遭致窝里反,再大的丰功伟业都会毁于一旦。敌人远在天边,刺客近在眼前,呜呼哀哉!
文化人玩不起的政治(1)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摆错位置。明明是开疆拓土、执干戈的勇将,却端坐办公桌、执笔管,批公文;明明是流着浪漫血液的文人,偏偏涉足厚黑的政治事业。所谓“龙困浅滩”,就是摆错位置的写照。——水中蛟龙本领再强,摆上了岸也没辙。

  曹植(曹子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就是摆错位置的悲剧角色。

  悲剧源于王位接班人之争。

  浪漫浪荡一线间

  曹丕是嫡长子,接班之路却极为坎坷。曹操四十九岁受封为魏公之后,曹丕的危机感尤其深刻。

  依照汉朝制度,只有和皇族同姓的刘家子弟才可以封王封公。曹操权高势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帝不敢得罪他,便打破惯例,封他为公。此时,依理曹操该宣布谁是继承人了吧?然而,曹操居然还不表态。显然,曹操还在为人选而挣扎。看在被视为当然人选的曹丕眼里,说有多着急,就有多着急。

  一度,曹操属意曹植为继承人。

  曹操固然是一世枭雄,但别忘了,他也是位文学家,文笔好得不得了,对才华洋溢、腹有诗书的曹植,自然格外器重,格外珍惜。尤其铜雀台会,更让曹操生起传位给曹植的念头。

  历代帝王喜欢建造高台,一以登高望远,一以此展示天子威权。曹操虽未篡位,但野心昭昭,他也费了两年的工夫,建造富丽堂皇的高楼,也就是铜雀台。

  铜雀台落成后某日,曹操召集所有儿子登台共游,兴致一来,命大小儿子各写一篇《登台赋》助兴。

  二子曹彰不好读书,率先弃笔投降;曹丕虽然文章也不错,论才情却差曹植一筹,写得平顺有余,精彩不足。反观曹植,文采粲然,挥洒自若,曹操大声朗诵:“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文采好不说,还大大地捧了曹操一番,曹操乐不可支。

  此后曹操时常考问曹植政治问题,曹植应答如流,大有接班之势。如果,曹植能以王位为念,自我检束,时时留意行为举止,像曹丕一样忍着点,恐怕他已成为魏公的继承者。

  可惜啊可惜,浪漫本是文人雅事,身为政治人物,浪漫却是浪荡的同义词。风流倜傥的曹植,终于犯了大忌,坏了大事。
文化人玩不起的政治(2)

  纵酒放情失江山

  就在曹操封魏公次年,曹操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曹丕、曹叡诸子跟随,只留曹植留守大本营邺城。第二年春天,孙权请降,曹操大喜,退军北归。可是一回邺城,便听到一则令人吐血的消息,——曹植大胆妄为,竟然擅开司马门,且奔驰于驰道。

  司马门跟驰道是什么东西?驰道是皇上专用的车道,宽五十步,路旁植满松树,雄伟壮观。曹操虽非皇帝,但比皇帝还大牌,也建造驰道。司马门是魏宫正门,只有曹操本人的车驾可以出入。

  父王不在,一去数月,曹植当家,好不自在,或许得意忘形了,竟然由司马门出入,驶入驰道。

  “我还没死,就想取而代之吗?”曹操凯旋而归,听说曹植如此荒诞,简直气炸了,一怒斩了司马门的守门官。

  曹植哪有这么复杂的心思?一片浪漫,用俗话来说,就是小孩子爱玩,不管后果。但在生性多疑的曹操看来,却不单纯。

  曹植嗜酒纵欲,曹操对他失望透顶,后来传位给曹丕。而曹植不但无法败部复活,反而老毛病不改,关羽围攻曹仁时,曹植奉命援救,没想到他老兄竟然喝得醉醺醺,误了军情。曹操又怒又伤心,曹丕的位子至此才算坐定。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进而篡汉。曹植抑郁难展,还差点被曹丕所害,幸好“七步成诗”,逃过一劫。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曹植的好日子仍未来到。据《魏略》一书记载,诸葛亮出兵伐魏,曹叡御驾亲征,不知谁造谣说曹叡死了,群臣商议,请曹植继位。曹叡没死,大摇大摆回宫,太皇太后说要追查造谣者,曹叡虽然潇洒,不予追究,但对曹植更加防备。

  曹植十一年间三度迁徙封地,更不堪的是,封建王侯本来就有名无权,所统领的尽是老弱残兵,不到两百名,僚属庸庸碌碌,摆不上台面。而曹植的待遇又再减半,连进京朝见都不获允许,比软禁好不到哪去,终于抑郁寡欢,四十一岁,英年早逝。

  文人涉足政坛,大半没好下场,即使如李白般风光一时,也因浪漫个性得罪他人;李后主写得一手好词,政治成绩及领导EQ却不及格。政治这玩意讲权谋,而权谋这个东西,不是单纯文化人玩得起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6 03:43 , Processed in 0.1345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