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文化 书籍 查看内容

卧虎藏龙三国智(第五部分 说话智)

2014-12-26 20:51|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706| 评论: 0|原作者: 罗吉甫

摘要: 孔明舌功破曹操武功(1)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曹操大军南征,攻占荆州,刘备一路溃亡。曹军顺流东下,意图歼灭刘备,以及江东的孙权。燃眉之际,诸葛亮建议向孙权求救。  难就难在,刘备新败于曹操, ...
孔明舌功破曹操武功(1)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曹操大军南征,攻占荆州,刘备一路溃亡。曹军顺流东下,意图歼灭刘备,以及江东的孙权。燃眉之际,诸葛亮建议向孙权求救。

  难就难在,刘备新败于曹操,自身难保,如何说服孙权和刘备合作?

  能够担任这重责大任的,莫过于诸葛亮自己了。诸葛亮要怎么说服孙权?

  激将法反将一军

  诸葛亮透过鲁肃,来到孙权面前,展开说服工作,也踏出《隆中对》联合孙权的第一步。

  诸葛亮开门见山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孙权)您起兵,据有江东;而我们刘将军(刘备)在汉水南岸招集兵马,与曹操共争天下。如今曹操力克群雄(袁术、吕布、袁绍等),北方大致被他平定了,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由于无法抗衡,刘将军才避难到这里。”

  一开始,诸葛亮除了凸显曹操的赫赫功业,并把刘备从荆州仓皇逃亡、投靠孙权的经过重新演述,看起来只是你知我知的废话,实则另有用意。诸葛亮巧妙地暗示,刘备败逃,不是刘备不行,而是曹操太强了,你看袁术、吕布、袁绍等一方之霸,不都成为曹操争霸的祭品?这一点认知,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发挥不小的功用。

  诸葛亮接着展开激将法:“将军可以量力而为,作出选择:如果能抵抗曹操,不如及早和曹操断绝;如果抵抗不了,就该放下武力,向曹操称臣。如今将军您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犹豫观望,事到临头还不能决断,祸难就要来了。”

  诸葛亮一语点破孙权的矛盾,可以想见孙权当下的心虚。孙权不服地反讥:“那么你们刘豫州(刘备)为什么不投降呢?”

  这一问,正好落入诸葛亮的圈套。诸葛亮慷慨答道:“田横,只是齐国壮士,却能坚守大义,宁死不屈,何况刘豫州是皇族之后,英才盖世,众人仰慕。若举事失败,那是天意,怎么可以向曹操低头呢?”

  田横是秦朝末年齐国人,楚汉相争时,田横自立为齐王,对抗项羽、刘邦。刘邦得到天下后,田横率部属五百人逃到海岛,刘邦派人召唤,他不愿称臣,半途自尽。消息传出,岛上五百人也都自杀。诸葛亮以田横为例,说明反抗到底、不屈不挠的节义,反衬出孙权如果投降,且不说比不上落难的刘备,堂堂一方君主,比小小的田横还不如,这样不丢脸吗?

孔明舌功破曹操武功(2)

  诸葛亮用田横反将孙权一军。到此为止,这场辩论,孙权已经屈居下风了,他已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对抗曹操。于是孙权向诸葛亮表明决不投降的决心。但他心里还有疑虑,如何抵抗曹操大军?虽想结合刘备,但刘备残破的战力,能有多少加分效果?

  三分天下的美丽蓝图

  接着,诸葛亮必须分析双方军力的对比,必须说服孙权,和刘备联合作战的利益,孙、刘军事联盟才能成立。

  诸葛亮先从己方说起:“我军虽然新败于长坂,但陆续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的水军,合起来有一万人。刘琦集合江夏郡的战士也有一万人。”

  先前诸葛亮强调刘备实力不弱,在此时发挥了功效。刘备军力凑一凑也有两万人,然而曹操军容壮盛,刘备区区两万,以卵击石,又有何用?诸葛亮相信孙权必然有这层顾虑,因此在孙权质问之前,诸葛亮必须先堵住这个漏洞。

  诸葛亮进一步分析曹操大军虽多却不足惧,理由是:

  一、曹军已如强弩之末:曹军远来,疲于奔命,为了追击刘备,轻骑兵一天一夜赶了三百余里,好比强弩发射的箭到了尽头,劲力已失,连鲁国的细绢也穿透不了。曹军犯了兵法大忌,《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奔驰五十里之远展开袭击,一旦遇到意外,先头部队的将领将受挫,只有半数队伍能到达目的地。

  二、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上作战。

  三、荆州民众虽然投降曹操,但只是形势所逼,不是真心降服。

  最后,诸葛亮给孙权画了一张美好的蓝图:孙、刘联军,曹操必败,三分天下的形势成形。从投降葬送大好江山,到击败曹操,三分天下,一冷一热,两相对比,孙权怎能不心动?

  综合诸葛亮的辩论手法,他先用二分法,让孙权产生一个印象,要么投降,要么和曹操切八段,没有第三种选择。继而用威胁法,告诉孙权,如果犹豫,祸患来临。然后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表明刘备不可能那么没志气地投降。接着以对比法,举出田横,让孙权以投降为羞愧。如此先破后立,随后分析曹军不足畏,刘备军力可期待的理由,让孙权放心地联刘抗曹。这是诸葛亮舌功厉害之处。

鲁肃的机智好口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曹操拿下荆州,刘备仓皇而逃,曹操写了一封信给据守江东的孙权,说:“我统领水军八十万,想和将军(孙权)在吴地一同打猎。”

  带着号称的近百万大军来人家家里打猎,这意思已经很明显。要迎战,或迎附?孙权内部失败主义弥漫,大都没有作战的勇气,惟有鲁肃力排众议,主张结合刘备的力量,全力一搏。关于鲁肃的说辞,除了《三国志》所引,裴松之的注还转引了《魏书》、《九州岛春秋》二书,提供另类说法。

  根据这两本书的说法,鲁肃听到众人劝孙权不要抵抗曹操,而孙权不吭声时,他非常着急,于是对孙权说:“曹操是强劲的对手,他才除去袁绍(去年的事),兵马精壮,乘战胜之威,讨伐我们,必胜。不如派兵帮助他,并把家属送到邺城(曹操的大本营),向他臣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一听大怒,要杀鲁肃。鲁肃气定神闲地说:“如今形势紧急,若有别的打算,何不派兵支持刘备,怎么反而要杀我呢?”

  孙权听出鲁肃话中有话,于是派周瑜出兵帮助刘备。

  晋朝人孙盛认为这一段史实不太可能,一来鲁肃初见孙权,提出发展对策时,便主张抗拒曹操。而荆州的刘表一死,他又派使者观察荆州的局势变化,没有意思要向曹操投降,现在怎么可能要孙权臣服于曹操呢?

  二来,孙盛认为,劝周瑜迎接曹操的人那么多,为何独独要斩鲁肃?

  孙盛所言,不无道理,但实情如何,却难定论。因为鲁肃在这里所用的,显然是激将法,用意是刺激孙权。当时,一片主降的声音,鲁肃担心孙权意志不坚,于是采用激将法,让孙权恼怒,打消向曹操示好的念头。

  至于孙权为何只想斩杀鲁肃?是因为鲁肃的言辞特别尖锐,让孙权听得格外刺耳。

  可见《魏书》、《九州岛春秋》所说的,不无可能,但是真实情形究竟如何,已不可考。而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鲁肃的机智及口才反应,并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迟钝。

  后来孙、刘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孙权大喜,邀集诸将领迎接鲁肃。鲁肃刚要拜见孙权,孙权起来还礼,说:“我这样亲自迎接你,你够光采了吧!”

  “不!”鲁肃答。

  在场每个人,包括孙权,都吓一跳,心想鲁肃真是不知好歹。入座后,鲁肃才说:“愿将军一统天下,完成帝业,再来征召我,那才有面子呢!”

  听得孙权抚掌大笑。鲁肃真会讲话,马屁拍得毫无谄媚的感觉。逆耳忠言也能讲,顺耳好话也照说。高!

曹操柔性攻心走华容(1)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设计了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由于描绘生动,情节曲折,成为脍炙人口的三国名段。

  奇怪的是,依演义书迷的制式反应,曹操无恶不作,刘备仁民爱物,关羽放走曹操,纵虎归山,留下无穷后患,罪不可恕,即使不狠批痛骂,至少也该有所责备,但似乎没有。关羽仿佛不沾锅一样,读者不仅不怪他,反而为他的义气所感动。

  不扣分反而加分,为什么?只因为罗贯中的文笔太好,烘托出关云长义薄云天的形象,把关羽的两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发现,原来看起来冷硬耿介的关羽,也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矛盾的时候。关羽的信义美誉,盖过不忠的罪名。人,从形象学的分数来看,失之公忠,收之义气。关羽变得可爱得多。

  在罗贯中笔下,关羽的性格线条分明,就像同僚、敌人眼中的关羽。刘备眼中的关羽,孔明眼中的关羽,程昱眼中的关羽,曹操眼中的关羽,就是这么恩怨分明、义气深重的汉子。所以关羽在孔明面前立下军令状时,刘备忧虑关羽会真的放过曹操;所以当曹操走投无路,想蛮冲硬干,程昱建议曹操动之以情;所以曹操及时领悟,反采柔性攻势,软化关羽的思想防线。更不用说孔明不但料准关羽的反应,也夜观天象,知道曹操命不该绝。旁观者清,惟有关云长迷。

  一句话将了将军一军

  看看《演义》怎么说的?诸葛孔明集合各大将领,分派任务,埋伏险地,狙击兵败遁逃的曹操残军,惟独关羽闲闲无事。

  堂堂大将坐冷板凳不能出场,谁受得了?关羽向诸葛亮抗议,诸葛亮回道:有个最紧要的隘口,叫做华容道,本应由你关羽防守,却因曹操昔日优遇足下,怕你报恩放行。

  关羽驳说,欠曹操的,早在力拒袁绍时,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回报过了。如今对阵,必不放过。

  关羽说得自信满满。事实上,曹操狼狈不堪的在华容道遇阻于关羽时,动之以情,希望顾念情分,关羽也回答同样的说辞,该报的早报过了,现在两不相欠,公事公办。

  然而曹操何许人也,岂这么容易就被封死,他反应机灵,立即提醒关羽,还没了呢。“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

曹操柔性攻心走华容(2)


  是啊,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暗挺护航,这不是恩情是什么?这事发生在“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之后,还欠着未完不是吗?关羽心有为难,曹操适时补上一句“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此话一出,将了关大将军一军,关羽心防尽破,只能任攻于心计的曹操摆布。曹操便这样死里逃生。

  没有箭头的箭

  “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这个救了曹操的史例,虽然典出《左传》,但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孟子·离娄篇》。庾公之斯、子濯孺子都是春秋时代的神箭手。子濯孺子是郑国大夫,奉命攻打卫国,反遭卫国的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旧伤复发,手无举弓之力,坐以待毙,他问车夫追来的人是谁?一听是庾公之斯,反而松了一口气。车夫觉得奇怪,庾公之斯是卫国第一神箭手,从不失手,怎么子濯孺子不担心?

  子濯孺子解释说,庾公之斯曾经向尹公之他学箭,尹公之他又向子濯孺子学箭。尹公之他是一位君子,物以类聚,庾公之斯必然也是君子,必然手下留情。果然,庾公之斯追来后心软,说:“我不愿用您的箭术伤害您。”(庾公之斯的箭术传袭自子濯孺子)

  但是两军交战是国家大事,不可徇私。于是庾公之斯把箭头敲掉,向子濯孺子射了四支没有箭头、没有杀伤力的箭,交差了事。

  孟子讲述这则故事,是为了做个对比。传说夏朝有个叫逢蒙的人,跟一名叫羿的国君学箭,学成之后,心想,普天之下箭术比他高明的,只有老师羿,杀了羿,他就天下第一了。于是杀害羿。

  有人认为羿并没有错,但孟子不这么想。错在哪里?错在交友授徒,选择错误。反观子濯孺子、尹公之他、庾公之斯的组合,却有道义有格调,不像羿和逢蒙。

  有血有泪的武将形象

  以上事迹登载在儒家典籍,是儒家推行认可的懿行美德。关羽重义理,守礼法,当曹操拈出“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典故,关羽就像着了魔似的,弃军令、兵事于不顾,让曹操从容逃去。这是曹操攻心决胜的高招,也是献策的程昱眼光精准之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6 14:46 , Processed in 0.1335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