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学报》
第2 0 卷 ( z 。。
2年 ) 第
3 期
J o
u
r
n a l
o f A n h u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
2 0
N o
建
安
文
学
三
’
考
丁
福
林
曹 王 《黎 阳作 》
诗三 首系年
魏文帝 曹王 《黎 阳作 》
诗 三首
,
清 初著名 思想 家王夫 之曾誉 为
“纵 横成文
,
伤 悲之
心
,
慰 劳之 旨
,
皆寄 文句 之外
。 一 以音 响写 之
,
此 公子者
,
岂不 允为诗圣
”
( 见 《古诗
评选 》
卷 二 )
。 诗 之写作时 间
,
黄 节 《魏 文 帝 诗 注 》
考释 云
:
“ 《魏志 》
:
建安 四 年
秋八 月
,
公 进 军黎 阳
。
七年
,
绍 死
,
小 子 尚代谭
,
自号 车骑将军
,
屯黎 阳;
秋 九月
,
公
征之
。 八 年春 三月
,
大破 之
,
谭
、 尚夜遁,
夏 四月
,
进军 邺,
五月
,
还 许
,
留 贾 信 屯
黎阳;
八 月
,
谭
、
尚争翼州
,
谭败 乞 降
,
公 许之
,
引军还
,
冬 十月
,
到 黎 阳
。 九 年 二
月
,
尚复攻 谭
,
留苏由
、 审 配守 邺
,
公 进军 到 疽水
,
由 降
,
八 月
,
邺 定
。
《魏志 》
所
言 用 兵 于 黎 阳 者 止 此
。
皆在魏武未定邺 以 前
。 此 诗言
‘朝 发邺城
,
夕宿韩 陵
,
,
行
行乃 到 黎阳
,
是定 邺 以后
,
由邺出师 黎 阳
,
与前此 之 屯黎 阳
,
而进军 于 邺
,
其 形 势 不
同
。 知文帝此作
,
不在武帝 时也
。 且 诗云
.
‘我 独何人
,
能 不靖 乱
。
’ 亦 非 五 官 将之
言
,
盖 必为文 帝即位 以后 作也
。
但 考 《魏志 》
,
文帝在位 七年
,
并无 用兵 黎 阳之 事
。 则
此 诗之 作
,
未能断其为何年 矣
。
” 陆侃如 《中古文 学 系年 》
,
张 可礼 《三曹 年谱 》于 此
诗则 皆未 系年
。 今不揣 冒昧
,
参照 黄 氏考释
, 又考 之其 时 史实
, 对 此诗 之 作年 推断如 下
。
按 黄 氏据建安 时曹 操用 兵邺城 屯驻 黎 阳之 情势并 参合曹 不 此三首 诗 之内容
,
推定 诗
之作 必在曹操卒后
,
所 论甚 为精当
。 考 《黎 阳作 》
其 一 云
:
“在 昔周 武
,
爱 暨公 旦
。 载
主 南 征
,
救 民涂 炭
。
” 借周武 王 为周 文王木 主
,
载于 车中以伐封 之典
,
比喻 自己 此 次用
兵 出征
,
亦可为 黄节论断之补充
,
说明诗乃曹王 继曹操 之后所 作
。 今据 《三 国志
·
魏武
帝纪 》
,
曹操卒 于建 安 二十 五年 ( 2 2 0 ) 春正 月 庚子
,
则此 诗之作 必在建 安 二十五 年正
月后
。
据 《
后 汉书
·
郡国 志 》
,
黎 阳与 邺 时 皆属冀州魏郡
,
黎 阳即今河 南浚县
,
邺 城在今
河 北 临漳县西 南
。 曹 操 自
建安九 年 ( 2 0
4
) 破袁尚夺取 邺城后
,
即 以之 为 根 据 地
。 建 安
十八 年 ( 2 1 3 )
,
曹操 以冀州 之河 东十 郡为 魏公
,
即 以邺为魏 都
,
凡所 征 伐
,
多 始 发于
此
,
事定 即还 邺
。 及曹 操卒 后
,
曹 王 立
,
数 月后 代汉称帝即移都于 洛 阳
,
此后 之征 伐事
宜则 皆发 自洛 阳
,
无 有发 自邺城 之可能
。 而此 诗其 一 云
:
“朝 发邺 城
,
夕宿韩 陵
”
。 乃
发 自邺城者
,
故黄节 云此诗乃
“ 由邺出 师黎 阳
” 者也
。
由此
,
诗 之作 又在曹王 移都洛阳
3 4 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