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撰写眉 批
。 李渔 评本有 大量 眉 批
,
总 数多达二 三千 条
。 这些 眉 批 可以 分 为四 类
:
1
.
沿 袭李 赞评 本 的 批 语
,
或 略为 补充
,
或提 出驳 议
。
如 第 1 回 写 关 羽 自我介 绍 时说 到
“ 因 本 处豪霸倚 势欺人
, 关 某杀之
”
, 李 蛰评本批 曰
:
“能 杀倚势欺 人 之豪 霸便是 圣 人
, 便是 佛
,
所 以 今 日华夷 并仰
,
老幼俱 亲也
。 ” 李 渔循此 意亦 批曰
:
“ 此 等杀人
,
便是 万世成 灵根 本
。 ” 第
2 回 写 何进欲诛 宦官
, 何太 后 加 以 阻止
.
李蛰评 本批 曰
:
“ 误天下 事者
, 妇 人 也
。
” 李渔 的眉 批
也 是如此
。 第 5 回 写 十八 路诸 侯联盟讨 伐董卓
, 袁绍盟 誓
,
“众 因其辞气 慷慨
,
皆涕泣 横 流
。
”
李蛰 评本批 曰
:
“ 人 心不死
,
信然信 然
。 ” 李渔 眉 批 云
:
“写 得淋 漓痛 快
,
始知 人 心不 死
。 ” 意
思 也 相似
。 第 6 回 写 孙坚得到 玉 玺后
,
托病 欲归
,
袁绍要 他
“对 众 留于 盟 主处
, 候诛 了董卓
,
复 归 朝廷
” 。 李蛰评 本批 曰
:
“ 词义俱 正
。 ” 李 渔眉批则 云
:
“ 其词甚 正
,
其意则 非
。 ” 对 前者 有
所驳 正
。
2
.
照 搬毛 本评语
。 这 类 情况 相当 多
。
如 第 1 回 写大青 蛇蟠 于 汉灵 帝座 椅
,
毛本 夹批 曰
;
“ 白蛇 斩而 汉兴
,
青 蛇见 而 汉 危
, 青 蛇
、
白蛇遥遥 相对
。 ” 李渔 眉 批 与此 相 同
,
仅
“相对
” 改
为
“ 相应
” 。
第 2 回 写孙坚 初次 出场
,
介绍 其早 年经历
,
李渔 眉 批云
:
“ 前 于 玄德传 中忽 然夹
叙 曹操
,
此 又 于 玄 德传 中忽得夹表 孙坚
。
一 为魏 太祖
,
一为吴 太祖
,
三 分鼎 足 之所 从来 也
。
”
此 系抄 自毛 本第 2 回 回评
。 第 3 回写 董卓 被 召 进京前
,
先差 人 上表
,
侍 御史 郑泰 谏 何进云
:
“董 卓乃 豺 狼也
,
引入京城
,
必食 人矣
。
” 毛 本夹 批曰
:
“欲去 狐 鼠
,
乃 召豺 狼
,
确 论
。 ” 李 渔
眉 批 又 完 全相同
。
3
.
在毛评 基础 上 稍作 改动
。 这 类情 况也 较多
。 如第 1 回写 桃园结 义
,
毛 本在誓 词后 夹批
曰
:
“ 千古盟 书
, 第 一奇语
。 ” 李渔 眉 批改 作
“千 古盟 书
,
有 此正 大 否 ?
” 仅句 式不 同
。 同 回 写
张 梁
、 张 宝败走
,
“ 忽 见 一彪军 马
,
尽打红 旗
,
当头 来到
, 截住去 路
。 ” 毛 本夹批 曰
:
“ 读 至 此
,
必 谓是玄 德
、 关
、
张来 矣
,
不意 竟不是
,
奇绝
。 ” 李渔 眉 批则 曰
:
“ 读至 此
,
只道刘
、 关
、
张
来 矣
, 不 想竟不是
。
” 也 只删 改了几个 字
。 第 2 回 写张 飞 怒鞭 督邮后
,
刘 备将 印缓挂 于 督 邮之
颈
,
弃 官而去
。 毛本 夹批 曰
:
“如 此缴 印辞官法
,
绝奇
,
绝趣
。 ” 李渔眉批 则 曰
:
“ 如 此缴 印辞
官
,
千古 未有
。 ” 文 字虽有 改动
,
意 思 仍 然相似
。 这类眉 批与第 二 类相 加
,
约 占全部 眉 批 的一
半 以 上
。
4
.
自撰新 批
。 前三 类眉 批 虽然也在 一定 程度 上反 映 了李渔 的观 点
,
但 只 有这一 类眉 批 才
可 以真正 表现李 渔的 创见
。 如第 1 回 写刘 焉张榜招 军
,
引出刘备
,
李 渔眉 批云
:
“ 从 榜文生 来
无迹
。 ” 点 明了作 品安排 人物 出场 的妙处
。 第 2 回写刘 备随刘虞征讨 张举
、 张 纯后
,
“ 朝廷 赦
免鞭 打督 邮之罪
”
, 李渔 眉 批云
:
“ 照 应 前案
, 绝不 遗漏
。 ” 比 毛本夹 批
“ 落得打
” 有 价值一些
。
第 3 回 写董 卓进京 后
,
鲍 信看 出董卓 有异 心
,
向王 允 建议 速除 之
,
“允 不从
”
。 李 渔眉 批 云
:
“非不从
,
无 可奈何耳
。 ” 这就 揭示 了文本之外 的潜 台词
,
反映 了 人物不得 已的情 势
。
第 4 回
写曹操 向王 允 要七宝 刀
,
以 便行 刺董 卓
, 李 渔眉 批云
:
“ 刺董卓 何须七宝 刀
,
其所 以 请七 宝 刀
者
,
预为献刀 计耳
。 曹操行 刺
, 胜 丁 管十 倍
。 ” 准 确地 剖析 了曹操精 明
、 机 巧
、 工 于 心 计的性
格特 征
,
: 十读者 深入 领 会情 节和把握 人 物形 象很有 启示
。 第 5 回写蘸
会盟后
,
袁绍 调兵遣
将
,
首 先命袁术 总督 粮草
,
李 渔眉 批 云
:
“开 口 就教 袁术督 管粮草
,
便有 私了
。 ” 不失矿 机 池
点了 一 下 身为盟 主 的袁 绍的私 心
,
有助 于 读者对 人 物 的理 解
。 第 6 回 写 孙 坚责 备袁术不 发 粮
草
,
以 致其败
,
李 渔眉 批 云
:
“ 辞严义 正
,
声气 欲 出
。
‘以杖 画地
’ 四 字更 为生 情
。 ” 分析 了 作
品写 人叙 事简洁 生动的 长处
。
(
一F 转 1 1
2
页)
1 1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