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邦 县灵瑞寺 浮 图碑 》
, 《全 唐 文 》卷 一八
五
。
@
《
全唐文 》 卷一 六 六
.
@
《
全 唐诗 》 卷四 二
.
《
宋高僧 传》 卷十四
。
仇兆 鳌
《
杜 少陵集详注 》 卷三
.
同上 卷十九
.
O 郭 沫 若 《李 白与杜 甫 》
第 1 9
4
页
, 人 民文 学出
版社
,
1 9 7 1
。
柳 田圣 山校注
《
历代法 宝 记 》
、
《初期刃禅
史 》 一
, 筑摩书 房
,
1 9 7 6
.
严挺之 《
大智禅师塔铭 》
, 《
全 唐文 》
卷二八 O
。
@
《
杜少陵集详注 》 卷十一
。
@ 浦起龙
《
读杜 心解 》 卷一之 三
,
1
0 0 页
。
《
杜少陵集详注 》 卷 九
.
同上 卷十二
。
敦煌本 《
南宗 顿教 最上 大乘摩诃般若波罗 密
六祖 慧能大师于 韶州 大梵 寺施 法坛 经 》
。
《
杜 少 陵集详注 》 卷十
。
@ 罗大经
《
鹤林 玉露 》 卷八
。
赵孟坚 《
谈诗 》
,
《
彝斋文编》 卷一
。
包恢 《
答 曾子华论诗 书 》
,
哎敝 帚 稿 略 》卷 二
。
《
严郑公 宅同 咏竹得 香字 》
,
《
杜 少 陵集详注 分
卷 十四
。
@ 张 该
《
佳 隐记泳
·
殊胜轩 》
,
《
南湖集 》卷七
口
黄仲元
《
贫谷 记 》
,
《
莆阳黄 仲元 四 如先 生 文
集 》 卷一
。
冯 浩
套
樊南文 集详注 》卷 七
。
@
炙上河东公启二首 》
,
同上卷 四
。
王 作 见前
; 杨炯 《
梓 州惠 义 寺 重 阁铭 》
,
《
全 唐
文 》卷 一九一
。
@ 见
《
大清一统志 》 卷一 四 九
‘
梓 川府 》
.
钱振 伦笺
、 钱振 常注 《樊 南文集补编 》卷 十
。
O
《
三 台县 志 》卷 四
。
《
宋高僧 传》 卷十一
。
@ 张 尔 田 《
玉黔 生 年谱 会笺 》卷 四
,
中华书 局
.
1 9 6 3
。
@ 参阅平野显 照 《
唐代文 学 上 佛教内 研 究 》
第五
章
《
李商 隐内 文学 己佛教》
,
朋 友 书 店
,
1 9 7 8
。
钱谦益 《注 李义 山诗集 序 》
, 《
有 学 集 》
卷十 五
。
( 作 者单 位
:
南开 大 学 中文 未 )
责 任编辑
李琏 生
( 上接 第 1
7 页) 作为 小说家
、 戏 剧家
、 戏 曲理 论家的李 渔
,
撰 写这类 自出机 抒的眉 批
,
或评
说情 节
,
或 借题 发挥
,
或分 析 人 物形象
,
或揭示 作者文 心
,
可谓 得心应 手
。 可惜 的是
,
他没
有全 力以赴地 系统进行 这一工作
。
因而 成就不及 毛 评
。
总 之
,
由于
《
李笠 翁批 阅三国 志 》 成书仓促
,
李渔未 能 充分 发挥 自己 的艺 术才能
,
在 中
国 小说批评史 上 贡 献不 及毛 氏父 子
。 然 而
,
他所 评改的 本子
,
在 艺术质 量上 毕竟 比前 人 有所
进步
。 特别值 得指 出的是
, 他第一次在 书名 中正 式称
《
三 国演 义 》 为
“第 一 才子 书
”
,
后来这
个书 名又 被
“借
” 给 了毛 本 《
三国 》
,
有助 于 进一步 扩大
《
演 义 》 的 影 响
。
因此
,
在
《
三 国 演
义 》 版本史上
,
《
李笠 翁批阅三 国志 》 具 有不可 忽视的 价值
。
注释
:
此本实 系 明 万 历
、 夭启间人 叶昼 假托李卓吾 之 名 所 为
, 故应 称
“ 伪李蛰评本
”
,
或 者径 称 为
“ 叶昼 评
本
”
.
此处 姑用 通 行名称
。
( 作者 单位
:
四 川 省 社 锌院 文 学所 )
责任编 辑
李琏生
1 1 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