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及东吴
。 这 个方针应 当说是正 确的
, 曹魏后期 以 及 司马 氏统一 中 国的 战 争正是 这 么 一个 打
法
。 建安 十六 年 (2 11 ) 曹操拿下 了关中
, 本拟 乘胜进取 汉 中
, 但河 北出现 了 田 银
、 苏伯起义
,
不 得 已将大军 从关中前线抽 回
,
以安 定后方 根本 重地
; 稍 后 又 用兵合肥 以 震慑孙权
, 稳住东
南一 线
,
以便集中力 量攻取汉 中
。 到 建安二 十年
, 曹 操亲 率十万 大兵征伐盘踞汉 中多年的 张
鲁
, 实施其 统 一全 国的关键一 步
。 当年四月
, 操部 自陈仓以 出散关
, 可是在这 一带他 们遭 到 了
氏 王窦茂 所部 万余人 的顽强 抵抗
; 稍后 在阳 平关 一带 又 遭到 张 鲁部 的顽抗
, 敌方 依据有利地
形横 山筑城死 守
, 曹操方面 久攻始克
, 最 后 好不 容易才攻 入张 鲁的根本重地南郑
, 可谓 惨胜
。
裴松 之 注 引 《
魏 书》说
,
“ 军 自武 都 山行干 里
, 升 降险阻
,
军人 劳苦
, 公 于 是 大响
, 莫不忘 其
劳
。 ” 秋胡行 》
二首 即作 于这 一 次苦斗 中
.
《
秋胡行 》以游 仙诗的 面 目出现
, 写 的却是很现 实 的 内容
。 其前一 首写行军 之 苦
、 官兵 中
的动 摇情绪和 他本人 思 想上 的矛 盾
; 第二 首 则正 面抒 发其积极 用 世的雄心 壮志
。
第一首第一解
, 叙述
“晨 上散关山
, 此 道当何难
”
, 牛也走 不 动 了
, 倒 在地 下
, 车子 掉下
了山谷
, 统帅兼诗人 的作者此 时也
“ 意中迷 烦
”
, 十分苦闷
。 第二 解
, 说这 时 出现 了神仙
“ 三老
公
” ,
问西 征将士 说
“何困 苦以 自怨
, 徨徨所 欲
, 来到此 间 ?
’ 第三解
,
“三老公
” 自称 自赞地叙
述神仙生活 的乐趣
:
“ 我 居 昆仑 山
, 所谓者真人
。 道深有可得
, 名山历观
, 遨游 八极
, 枕石漱 流
饮 泉
。 沉吟 不决
, 遂上 升天
。 ” 第四解
, 诗人 自称此次 西征张鲁乃 如 当年齐桓公之西 征大夏
, 意
义是很重大的
, 现在军 事行动 不利
, 只好赋诗遣怀
。 齐 桓公 是作者最佩服 的人 物之 一
, 这 里
特别 提出作为榜样
。 曹操在征 战 过程 中作 诗一 向不讳言遭 受到 的 挫折和 内心 的 矛盾
, 如 建 安
十一 年征高干时作的 《
苦寒行 》
, 就 曾提 到军行之 苦 以及 想返 回故乡 一层 意思
;
征张鲁一 役 打
到 最艰苦的时候
, 曹操 曾一度 考虑 撤兵
, 诗里则 借
“三 老公
” 的 责问 来表达 内心 的矛 盾
, 显
得 曲折有 致
, 并 由此过 渡 到第二 首 去
:
’
愿登泰华山
, 神人 共远 游
。 愿登泰华山
, 神人共远游
。 经 历 昆仑 山
, 到 蓬莱
。 飘摇八
极
, 与神人俱
。 思得神药
, 万 岁为期
。 歌 以 言志
, 愿登 泰华 山
。
天地何 长久 ! 人道居之短
。 天地 何长久 ! 人道居之 短
。 世 言 伯 阳
, 殊不 知老
; 赤 松王
乔
, 亦云得道
。 得之 未闻
, 庶 以寿考
。 歌 以 言志
, 天地何 长 久
。
明 明 日月光
, 何所不光 昭 ! 明明 日月 光
, 何所不 光 昭 ! 二仪 合圣化
, 贵 者独 人 否 ? 万
国率土
, 莫非王 臣
。 仁义 为 名
, 礼乐 为荣
。 歌 以 言志
,
明明 日月 光
。
四 时更逝 去
, 昼夜 以成 岁
,
四 时 更逝 去
, 昼夜以成 岁
。 大人 先天而 天弗违
。 不 戚年往
,
优世 不 治
。 存亡 有命
, 虑 之 为主
歌以 言志
,
四 时 更逝去
。
戚戚 何所念 ! 欢 笑意所 之
。 戚 戚何所念 ! 欢 笑意 所之
。 壮盛智慧
, 殊 不再来
。 爱时 进
取
, 将以惠谁 ? 泛 泛 放逸
, 亦 同何为 ! 歌以 言志
, 戚 戚 何所念 !
开 始 两解仍以长 寿为 言
, 与其 他游 仙诗略同
, 第三解 以下 则有新的 内容
, 曹操 指出现 在吃 尽
辛苦来打 仗
, 是 为 了统一 全 国 〔
“万 国率土
, 莫非 王 臣,
’
)
,
并进而实 现 天下 大治 的伟大理想
,
所 以 必须 以 昂扬的 斗志 去争取胜利
。 朱 嘉 征 《
乐府广 序》说
“ 《
秋胡 行 }
)
.
·
思治也
。 武帝有 大
一 统 之 志
, 尔时 三分之 业 己 定
,
自苦年 力 不逮
, 是 其遗恨
。 读
‘去 去不 可 追
,
长恨 相 牵攀
,
,
‘爱时 进趣
, 将以惠谁 ?
’寄托益远 矣
。 ’
, 此 论 得之
。
“ 三 老公
” 所 说的 神仙 生 活 的 乐 趣 (
“名山历 观
, 遨游八 极
,
枕石漱流 饮 泉,
’
)
曲折 地 反 映
了西 征将士 以 至 曹操本人 思想 上 贪 图安逸 的 消极 情绪
, 对此 曹操在诗 末以积极进取 的 精神来
与之 对垒
, 提出批判
: “ 戚戚何所念 ! 欢笑 意 所之
。 壮盛智慧
, 殊不 再来
。 爱时进取
, 将 以惠谁 ?
泛 泛 放逸
, 亦 同何为 !
”曹操 提 倡珍惜精 力 旺盛 之 时 建功立 业
, 遗惠 后人
, 他 强 调指 出贪 咫安
逸是没有 什么意思 的
。 由此 可知 曹操对神仙生 活 作出了 他独特的一 分为二
,
即神仙的 长寿 是
好 的
, 而 神仙的 逍遥安 乐 则是 不 可取的
;
他本 人 争取 长寿 完全 是 为 了统一中国
、 大治天 下的
7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