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明清时期对_三国演义_拥刘反曹_思想的诠释
(0 次评价)4295 人阅读0 次下载
文史研究 w e n s h i y a n j i u 正 、 删改、 评点的过程中,加强了其 “拥刘反曹 ”思想 倾向, 使《 三国演义》的正统色彩和伦理道德观念更 加浓厚 。 毛氏父子是以李卓吾评本为底本, 并参考 《 三 国志传 》本来评改 《 三国演义》的 。毛评本 《 凡例 》即 指出, 原来的评点中 “多有唐突昭烈、谩骂武侯之 语 ”,故 “俱削去 ,而以新评校正之 ”。因此, 毛氏父 子在对 《 三国演义 》进行校正增删的过程中, 从情节 的设置 、 史料的运用 、 人物的塑造到个别用词 ( 如原 作称曹操为 “曹公 ”处大多改去 ) 等都对 “李卓吾评 本 ”进行了改造。在毛本中 ,曹操的形象被丑化 ,而 刘备的形象则被美化 。如 “李卓吾评本 ”第 1回有 一段曹操和刘备的形象描写 。如曹操, “李卓吾评 本 ”曰: “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 , 身长七尺, 细眼长 髯 。胆量过人,机谋出众, 笑齐恒、 晋文无匡扶之才 , 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 。用兵仿佛孙、吴, 胸内熟 谙韬略 。 ”这段描写中 , 曹操赫然一位盖世英雄 。于 是 , “毛本”对这段描写进行了删减, 只剩下这样一 句 : “为首闪出一将 : 身长七尺, 细眼长髯。 ” “毛本 ” 的贬曹之意已然鲜明 。再如刘备 , “李卓吾评本 ” 曰 : “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 , 喜犬马 , 爱音乐 , 美衣 服 ,少言语, 礼于下人, 喜怒不形于色。”这本是史 实 ,却因有损刘备形象而被“毛本 ”改为: “那人不甚 好读书 ; 性宽和 ,寡言语, 喜怒不形于色; 素有大志 , 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其褒刘之心也同样鲜明。至 此 ,毛氏父子 “拥刘反曹 ”的主观意图已非常明显 , 但在回前总评中仍不忘再加一笔 : “百忙中忽入刘 、 曹二小传: 一则自幼便大 ,一则自由便奸; 一则中山 靖王之后,一则中常侍之养孙, 低昂已判矣 。后人犹 有以魏为正统,而书蜀兵入寇者 ,何哉 ?” [ 2] ( P 1) 1. 毛氏父子评改 《 三国演义 》的动机 毛氏父子评改《 三国演义 》的动机很简单 , 不是 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而主要是受到明末清初小说评 点繁盛局面的影响。谭帆 《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认 为 ,明末清初 ( 指明天启、崇祯和清顺治、康熙四朝 的 100 来年 ) “是古代小说评 点最为繁盛的时 期 ”。 [ 4] ( P 2 0) 这一时期 , 明代 “四大奇书 ”中金、毛 、 张 三家评点本完成 , 并成为此后最为通行的读本 。明 末清初 ,大量文人加入到了小说评点的行列,他们将 小说评点视为自己立身的事业和发表思想情感的方 式 。李卓吾首开以评点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先 河 。后来,金圣叹在《水浒传 》评点中将自己的现实 感慨、 政治理想和忧患意识一并诉诸笔端 。张竹坡 在谈到其评点 《 金瓶梅 》的动机时指出: “迩来为穷 愁所迫 ,炎凉所激 ”,本欲自撰一书, 又恐 “前后结构 甚费经营”, 故借评点 《 金瓶梅》“以排遣闷怀”, 并明 确说道 : “我自做我之 《金瓶梅》, 我何暇与人批 《 金 瓶梅 》也哉 ”( 张竹坡 《 竹坡闲话》) ! 而毛宗岗与其 同乡金圣叹曾有过交往 ( 毛宗岗曾向金圣叹请益过 唐诗 ,今见 《 圣叹尺牍 》存有 《与毛序始 》) , 其评改 《 三国演义 》正是师法金圣叹对 《水浒传 》的评点。 曲江廖燕在康熙 35年游吴时曾说道: “先生 ( 即金 圣叹 ) 没 , 效先生所评书 , 如长洲毛序始 … …为最 著,至今学者称焉 。 ” [ 5] ( P 201) 此外, 毛宗岗在评点 《三 国演义》的同时 ,对小说文本作了较大程度的修订。 这在明末清初的小说评点中也并不是个别现象, 而 是普遍现象。 “对小说文本加以修订, 是明末清初 小说评点的一个普遍现象, 尤其在 `四大奇书 '的评 点中表现得更为强烈。” [ 4] ( P 25) 如金圣叹评点 《水浒 传》、 张竹坡评点 《金瓶梅》都对文本进行了不同程 度的修订 。因此,毛宗岗父子正是金圣叹、 张竹坡中 的一员,他们也是将对《三国演义 》的评改当成自己 的事业和表达思想情感 、理想愿望的载体。毛氏父 子评改《 三国演义 》, 不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 , 也不 是为某种政治力量服务 ,他与金圣叹、 张竹坡等人一 样, 只是参与到明末清初小说评点大潮中的文人中 的一员,只是将小说评点视为自己的事业和表达思 想情感的方式 。 2. 毛氏父子加强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倾向 的原因 关于毛氏父子加强 《 三国演义 》中 “拥刘反曹 ” 思想倾向的原因, 建国以来有不少学者对此做过探 讨,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其一, 毛宗岗在评改 《三 国演义》的过程中突出 “拥刘反曹 ”的倾向性, 宣传 封建正统观,是 “为了迎合清代统治者的需要 ”, “维 护清王朝的正统地位 ”。 [ 6] 其二, “毛宗岗之所以竭 力为蜀汉争正统而尊刘贬曹, 乃是清初汉族地主知 识分子主张` 华夷之别' ,为南明争正统这种反清态 度的曲折反映 。 ” [ 7] 另一种观点在承认上述两种观 点的同时认为 “他们在尊刘贬曹时或多或少地寄寓 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些思想感情 ”。 建国以来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均认为毛宗岗 父子加强 《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倾向性是以明确的 政治倾向和民族意识为动机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 过于强化了其政治色彩 。毛纶、 毛宗岗父子都是终生 未仕、 以坐馆课徒为生的 “学富家贫”的下层文人。对 于如此的一介寒士来说,将“维护清王朝的正统地位 ” 或“为南明争正统”这样的国家重任强加于其身,未免 显得过于牵强。这种动辄以社会的政治 、 经济背景来 研究历史人物的做法也是大而无当的。 关于毛氏父子 “拥刘反曹 ”思想倾向的原因, 则 应主要从其身世经历中探寻。毛本 《三国演义 》卷 首《读三国志法 》开篇即曰: “读 《 三国志 》者, 当知有 正统 、 闰运 、 僭国之别。正统者何 ? 蜀汉是也 。僭国 · 121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1-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22 , Processed in 0.7171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