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国演义》中为什么会出现周瑜这么一个性格相互抵悟的形
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这 既与后世对周 瑜这个历史人物的接受有
关
,
又与《三 国演义》的成书方式有关
,
还与作者人物描写 的技法有
关
。
周瑜是《三 国演义》中与历史原型差距较大的一个人物形象
,
是
否忠于史实
,
这不 是我们关注 的焦点
,
它可以将周瑜写成一个令人钦
佩的正 面人物
,
也可以写成让人鄙视的反派角色
,
我们关心的是为什
么小说把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硬加到一个人身上
。
史书中所记载的周瑜是不存在这一问题的
。
据《三 国志》所载
,
周瑜是一位忠诚不渝
,
智勇双全
,
气度恢宏的军事家
。
他
“
长壮有姿
貌
”,
与孙策
“
独相友善
”,
而 且有过人的远见和超群的谋略
,
擒邓龙
,
战曹仁
,
勇冠三军
,
为东昊大业立下不朽功勋
,
还
“
精意于音乐
”,
以致
有
“
曲有误
,
周郎顾
”的
民谣流传
。
称其
“性度恢廓”,“雅 量高致”
诚不
为过
。
至 于其气量
,
可称宽容大度
,
据《江表传》载
:“
普颇以年长
,
数凌侮瑜
,
瑜折节容下
,
终不与较
。
普后自敬服 而 亲 重之
,
乃告人
日
:
‘与周公瑾交,
若饮醇醒
,
不觉自醉
。
’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
史
书中并未记载周瑜与诸葛亮交锋斗法的事
,
许多故事可能源 于周瑜
的一篇奏疏
,
当时刘备拜见孙权
,
他劝孙权
“刘备
以泉雄之姿
,
而有关
羽
、
张飞熊虎之将
,
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 吴
,
盛为
筑宫室
,
多其美女玩好
,
以娱其耳 目
,
分此 二人
,
各置 一方
,
使如瑜者
得挟与攻战
,
大事可定也
。
今狠 割 土地以资业之
,
聚此 三人
,
俱在疆
场
,
恐蛟龙得云雨
,
终非池中物也
’,。。
但这个建议并未被采纳
。
三 国间的人物
、
事件以其自身的传奇色彩而为后人津津乐道
。
但人们的视线多集中在刘备
、
诸葛亮
、曹操等人
身上
,
对周瑜似乎谈
论较少
。
晋人习凿齿责周瑜为小人
,
原 因是其
“尽
臣礼于孙氏于汉室
未亡之日
’ ,
0
,
这是苛求前人
,
未为公允
。
唐人胡曾论周瑜也是由史
而发
,
未见新意
:“共说生前国步难
,
山川龙战血漫漫
。
交锋魏帝族旗
退
,
委任君王社樱安
。”0
到宋元 时
,
说话技 艺大盛
,
并有专 门说三 国
的艺人
,
这时周瑜于史书外经民间包装而频频亮相
。
最引人注目的
是《全相平话三 国志》
,
在这部民间色 彩极浓的平话小说中
,
周瑜以一
.
45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