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周瑜论
(0 次评价)4405 人阅读0 次下载
独步江、 淮之间, 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 自言乇私行诣瑜。 瑜出迎之, 立谓干曰: ‘子翼良苦, 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 耶!’干曰: ‘吾与足下州里, 中间别隔, 遥闻芳烈, 故来叙 阔, 并观雅规, 而云说客, 无乃逆诈平!’瑜曰: ‘吾虽不及 夔、 旷, 闻弦赏音, 足知雅曲也。 ’因延干入, 为设酒食。 毕, 遣之曰: ‘适吾有密事, 且出就馆, 事了, 别自相请。’后三 日, 瑜请干与周观营中, 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 还饮宴, 示 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 主, 外言乇君臣之义, 内结骨肉之恩, 言行计从, 祸福共之, 假使苏、 张更生, 郦叟复出, 犹抚其背而折其辞, 岂足下幼 生所能移乎!’干但笑, 终无所言。 干还, 称瑜雅量高致, 非 言辞所间。 中州之士, 亦以此多之。 ” !周瑜处理蒋干的关 系, 不仅表明周瑜不忘孙氏兄弟的知遇之恩, 忠贞不二; 而且体现周瑜“雅量高致”, 真诚、 宽厚、 大度, 是众所公 认的事实。这段史实, 后来成了明末罗贯中笔下“蒋干中 计”的来源, 三国史籍上并无“中计”或“盗书”的记载。 周瑜与程普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更显示周瑜的性 格开朗、 “器量广大”和“折节容人”的伟大人格。程普是 早年随孙权的祖父孙坚并屡立战功的老将, 年长资深, 时 人称之为“程公”。 《江表传》记载, 周瑜与程普之间有些 矛盾, 不很和睦, 其实责任不在周瑜, 而在程普“颇以年 长, 数陵侮瑜”, 但周瑜却压抑自己的感情, “折节容下, 终不与校”"《汉末英雄记》#。程普终于认识了自己, 亲重 并敬服周瑜, 对别人说: 与周公瑾交往, “若饮醇醪, 不觉 自醉”。当时人们都认为周瑜的宽宏大度达到“谦让服人 如此” "。至于程普如何敬服周瑜的, 《江表传》等一些三 国史籍无详细叙述,而明代罗贯中却在 《三国演义》"第 $$回#中, 运用史实作了具体细致的描述: “次日平明, 瑜 赴行营, 升中军帐高座。左右立刀斧手, 聚集文官武将听 令。 原来程普年长于瑜, 今瑜爵居其上, 心中不乐。 是日乃 托病不出, 令长子程咨自代。瑜令众将曰: ‘王法无亲, 请 君各守乃职。方今曹操弄权, 甚于董卓: 囚天子于许昌, 屯 暴兵于境上。吾今奉命讨之, 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 处, 不得扰民。赏劳罚罪, 并不徇纵。’令毕, 即差韩当、 黄 盖为前部先锋, 水陆并进, 克期取齐。程咨回见 父程普说周瑜调兵, 动止有法。 普大惊曰: ‘吾素欺周郎懦 弱, 不足为将; 今能如此, 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 行营谢罪。瑜亦逊谢。”赤壁之战, 孙权任周瑜为左都, 是 全军最高统帅; 程普任右都, 只是他的副手, 自然不服气。 周瑜以大局为重, 不公报私仇, 不对倚老卖老、 多次凌侮 自己的程普治罪, 如果没有恢宏大度的器量是做不到的。 为了适应三国的人才、 智力的竞争, 周瑜不仅善于运 筹“人和”, 处理好程普、 蒋干的关系, 而且磊落宽宏, 十 分爱才, 善于荐贤用能, 是独具伯乐特质的具体实践者, 如极力推荐鲁肃, 就充分表现出他识人具远见, 用人不徇 私, 待人守诚信的器量、 风度、 情操和人格魅力。 三国史籍载, 那时周瑜已身为“居巢长”, 风闻东城 鲁肃“体貌魁奇, 少有壮节, 好为奇计”"《汉末英雄记》#, 周瑜用超常人的方法与鲁肃结交:特 “将数百人故过候 肃, 并求资粮。肃家有两米, 各三千斛, 肃乃指一与周 瑜, 瑜益知其奇也, 遂相亲结, 定侨、 札之分。 ” 周、 鲁二人 都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智, 这种奇特的识才与交友方法, 令人赏心悦目。“瑜因荐肃, 才宜佐时, 当广求其比, 以成 功业” 。这种为孙氏集团求才用贤的目标贯穿周瑜的整 个一生, 他在病重前, 还极力向孙权推荐鲁肃接任自己的 工作, 《三国志》这样叙述: “周瑜病困, 上疏曰: ‘当今天 下, 方有事役, 是瑜乃心夙夜所忧, 愿至尊先虑未然, 然后 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 刘备近在公安, 边境密迩, 百姓未 附, 宜得良将以镇抚之。 鲁肃智略足任, 乞以代瑜。 瑜陨踣 之日, 所怀尽矣。’” 鲁肃没有辜负周瑜的重托, 东吴局 面由此稳定下来, 为孙吴政权立下了很大功勋, 故史学家 陈寿评价说: “周瑜、 鲁肃建独断之明, 出众人之表, 实奇 才也。”今天, 我们还可从周输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举 荐鲁肃的过程中, 看出其伟大的人格和将才的特立。 三国历史上的周瑜, 不仅文韬武略兼备, 而且精通音 乐, 是难得的全才。如今虽未见过周瑜有关著述及作品的 文字记载, 但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叙述: “瑜少精意 于音乐, 吴三爵之后, 其有阙误,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顾。 ”故 当时民间有歌谣说: “曲有误, 周郎顾。”虽只一鳞半爪的 记载, 足证周瑜的文武全才。 形象演变: 从历史走向艺术 三国周瑜的历史形象向艺术形象的演变发展,经历 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历史上考察, 周瑜整个一生虽 只短暂的&’个春秋, 却充分显示出他文武兼备、 宽宏大 量和将才的出类拔萃。无论是周瑜智服说客蒋干, 还是内 和大将程普、 力荐鲁肃等, 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现出他 为人光明磊落, 性格开朗、 气度宽宏, 是同时代的诸葛亮 所不及的; 特别是他具体指挥的赤壁之战, 以较少的兵力 战胜强敌曹操,有力表现了一个优秀军事指挥家的品质 和才智。 然而, 在民间流传过程中, 周瑜从历史上“气度恢 困困 (( () (& ($ 《船山学刊》!""#年第!期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5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6:10 , Processed in 3.6158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