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诸葛亮提 出
《隆中对》后
,
随 即加入刘
备集团
,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受
任于败军之
际
,
奉命于危难之 间
”
( ( (诸葛亮传》)
,
从
此 开始了他从事政 治
、
军事斗争的一生
。
他
辅助刘备
,
贯彻
《隆中对》路线
,
取 得许多
重大的胜利
,
直至以益州为根据地
,
建立稳
定的蜀 国
。
但他始终 没有达到复兴汉室
、
卒
成 霸业的目的
。
这固然是 由于魏
、
吴力量的
强大
,
而与诸葛亮在 斗争中犯了某些 错误
,
特
另l J是 在荆州问题上措置失当
,
有很大的关系
。
按照
《隆中对》的路线
,
首先是夺取荆
州
。
荆州是曹
、
吴
、
刘三方 必争之地
,
谁占
据了荆州
,
谁就可西进四川
,
东 下三吴
,
为
统一中国打开通路
。
从刘
、
吴关系来 说
,
荆州
既是双方 矛盾的 焦点
,
又 是建立联盟共同抗
曹的 交点
。
刘备不取得荆州
,
就没 有立足 之
地
,
不能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
,
孙权就不会
重视与他的 联盟,
若刘备不与孙权联盟共
破曹操
,
就难以夺取荆州
,
夺得了也难以保
住
,
这是为后来历史所证明 了的
。
怎样夺取
荆州
,
如 何保住荆州
,
是刘备集团始终都必
须重视的 问题
。
正 是在这个问题上
,
诸葛亮
犯了不谨慎的错误
。
起先是 夺取荆州时急躁冒进
。
公元二O 八年曹操大军南下 指 向荆州
时
,
盘踞荆州的刘表病逝
,
内部随之发生分
裂
。
以长子 刘琦为首的一派 倒 向刘备一边
,
这支力量不大
,
且屯驻在夏口
,
离刘备颇远
(刘备屯樊城)
。
以次子刘琼为首的一 派动摇
于曹操刘备之间
,
屯聚襄阳
,
离刘备近
,
力
量 也较强
。
当时诸葛亮主张立即吞 并刘琼
,
乘机占领整个荆州
。
对这个建议
,
刘备借口
“
刘荆州临亡
,
托我以孤遗
,
背信 自济
,
吾
所不为 t t (
《三国志
.
先主传》 注引《汉魏春
秋》 )
,
没有采纳
。
结果刘琼降曹
,
让曹操
占领了荆州
。
后世史家对 此发生争论
:
一种
意见认为刘备当时有力量解决刘综
,
占领荆
州
,
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
,
是坐失良机
,
另一种意见认为
,
刘备虽 能吞并刘琼
,
但不
能低御曹操的南下大军
,
即或占领了荆州也
是保不住的(见《三国志集解》)
。
应该肯
定
,
在荆州问题上 刘备与诸葛亮并无根 本分
歧
。
刘备对荆州早已垂 涎三 尺
,
刘表 在世时
对刘备 也早有戒 心
。
但 是刘备这 时不立即吞
并刘琼以夺取荆州是 正确的
:
第一
,
以武力
解决刘琼虽不困难
,
但是难以完全制服他们
。
在 刘 琼集团内掌握军权并有相 当影 响的是蒯
越
、
蔡瑙这一干人
,
他们 是 当地 的望 族
,
反对
刘备而倾向曹操
,
是 刘备夺取荆州 的极大阻
力
。
刘备从他的政 治斗争经验 中
,
深深感到
不取得荆州大多数人士 的拥 护
,
要在那里站
稳脚跟是不容易的
。
为此 他做了不 少 工作
,
取得一些成 绩
,
史 称
:
“
荆州豪杰归 先主者
日益多
”
(《三国志
.
先主 传》)
。
初出茅
庐 的诸葛亮还缺乏这种政治经验
,
所以急于
求成
。
第二
,
荆州是三方必争之地
,
若刘备
抢先占领荆州
,
不仅会受 到曹操大军的全力
攻击
,
而且很可能引起孙权的忌 妒
,
得不到
他的支持
,
使 自己陷于孤立地位
,
最 后还
是会被迫退出荆州
。
第三
,
曹操是刘备孙权
的共同劲敌
,
任何一方都不能单 独与 之抗
衡
。
曹操南下 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孙吴
,
刘备
撇开有争议的荆州
,
先与孙吴建立联盟
,
同
心破曹
,
解决这一 主要 矛盾
,
这正符合双方
共同利益
。
因此
,
当孙权派人 与刘备 联系
时
,
刘备就毫不迟疑地派诸葛亮与之进行结
盟谈判
。
会谈中诸葛亮只着重分析各方军事
实力
,
争取孙权全力抗曹
,
不提荆州归属问
题
。
“权大悦,
即 遣周瑜
、
程普
、
鲁肃等水
军三万
,
随 亮诣先 主
,
并力拒曹公
”
(
《诸
葛亮传》)
。
赤壁 之战
,
刘备借着东吴 的力
量击败曹操
,
轻 易地占领了荆州及其零陵
、
桂阳
、
长沙三郡
,
基本上实现了《隆中对》
的第一 步计划
。
曹操 听说 刘备取得了荆州
,
大为震惊
,“方 作 书,
落笔 于地
”
( ( (普肃传》)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