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
与荆 州有关的地理错误也最 为碍 眼
:
前 面分析的几种地理错误
,
在这里 差不 多都有表现
;
特别是由于他对荆州治所究竟在何处模糊
不清
,
并常常把荆州辖区与荆州治所混为一谈
,
因 而造成比较严重 的
淆乱
。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
例如
,
书中每每提到
“
荆州城
”
,
意指
“
荆州 州城
”,
即
“
荆州 治所
”
或
‘’荆州州
府所在地
”
。
在
赤壁大战之前
,
所谓
“
荆州城
”实指襄
阳
;
而在赤壁大战之后
,
所谓
“
荆
州城
”实指
江陵
;
此外
,
并无单独的
“荆 州
城
”
。
罗贯中不明于此
,
误以
为有单独的
“
荆州城
”
,
并老是把荆州
、
南郡
、
江陵这三个地理概念混
淆不清
,
使得有关描写差错颇多
,
往往 自相 矛盾
。
第3 4
回写蔡帽趁
“
襄阳会
”
之机谋害刘备
,
事先对刘 表说
“
请主公一行
”,
似乎刘表不在
襄阳
;
刘备逃回新野后
,“
即令孙乾 资书 至荆州
”告
诉刘表
。
其实
,
这里
的
“
荆州
”
(
“
荆州城
”)
就是襄阳
,
身为荆州牧的刘表就在此处
。
第4 0
回写 刘表死后
,
蔡唱 立刘 琼 为 主
,
“
命治中邓义
、
别驾刘先守荆州
;
蔡
夫人自与刘踪前赴襄阳驻扎 就葬刘表之枢于襄阳城东汉阳之
原
”
。
其实
,
这里 的
“
荆州
”
(
“
荆州城
”)
乃是江陵(第 4 2回写曹操兵至
江陵
,
邓 义
、
刘先率军民出城投降
,
即为 明证)
,
蔡夫人
、
刘琼本来就随
刘表驻襄阳
,
怎么又
“
前赴襄阳
”?
从哪 里
“
前赴襄阳
”
?
这是因为作者
把刘表的荆州 治 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治所江陵搅作一 团
,
以致
叙述混乱
。
第
5 1
回写诸葛亮命赵云乘隙袭取南郡(这里指南郡治所
江 陵)
,
又分别命张 飞袭取
“荆 州”
,
关羽袭取襄阳
。
其实
,
这里 的
“
荆
州
”
(
“
荆州城, ’)就是江陵
,
作者却把它视为江陵以外 的另 一地方
,
导
致文意含 混
。
第7 5
回写 吕蒙袭取荆州时
,
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
史
实是
:
吕蒙逆长江而 上
,
奇袭关羽设置 的
“
江边屯候
”
(沿江侦视警戒
的部队)之后
,
直趋公 安
,
招降守将士仁( 《演义》误为
“
傅士仁
”);
随即
又进逼荆 州治所江陵
,
糜芳亦降(糜芳以南郡太守身份驻守江陵)
。
而
《演 义》却写成吕蒙巧夺烽火台后
,
首先袭取
“
荆州
”
,
然后到公安招降
士仁
,
再由士仁往南郡说降糜芳
。
那么
,
这个
“
荆州
”在
哪儿?它与公
安
、
江陵的方位关系如何?作者根本无法回答
。
读者只要一对照地图
,
马上就会感到这一部分描写被搅成了一笔糊涂账
。
这并非罗贯中有
一
1 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