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葛亮故事传说
(0 次评价)4922 人阅读0 次下载
而与(魏 )延军错道 , 径至前 , 当亮六十里所 , 侦侯白宣帝说亮在城 中兵 少力弱 。 亮亦 知宣帝垂至 , 己与相幅 , 欲前赴延军 , 相去又远 , 回迹反追 , 势不相及 , 将士 失色 , 莫 知其计 。 亮意气 自若 , 教军 中皆卧旗息鼓 , 不得妄出庵慢 , 又令大开四城门 , 扫地却 洒 。 宣帝常谓 亮持重 , 而精见势弱 , 疑其有伏 兵 , 于是引军北趣山 。 明日食时 , 亮谓参 佐粉手大笑曰 :“ 司马她必 谓吾怯 , 将有强伏 , 循山走矣 ” 。 侯逻 还白 , 如亮所言 。 宣 帝后知 , 深以为恨 。 。 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 , 神情自若 , 不动一兵一卒 , 反而使比 自己强大二十倍的敌人不战自走 , 疑惧而退 。 这个极力夸张他临危不惧的大无畏气概和转危 为安 、 以弱取胜的高度智谋的故事 , 就成为后来罗贯中写 孔明弹琴退仲达的空城计的蓝本 。 但是 , 这完全是一个缺乏历史根据的传说 。 当时 , 司马爵在宛城为荆州都督 , 根本没有 阳平关交兵的事 , 而且举兵二十万也不必立即自退 , 诸葛亮一向谨慎不以轻弱自守 , 也不曾 让魏延独领重兵远 出 。 尤其这番话是郭冲对司马爵之子司马骏说的 , 而 “对子毁父, 理所不 容 ” 。 所以 , 裴松之认为 : “此书 (《蜀记 》)举引皆虚 ” 。 本来 , 王隐著述 , “芜 对 不 伦 , (《 晋书》本传评语) , 屏杂了许多虚诞不实之词 。 关于郭冲所说的诸葛亮事 , 王隐自 己在《 蜀记 》中也说 : 此是 “ 隐没不闻于世者 ” 。 这个卧旗息鼓退仲达的传说 , 我怀疑是从魏 将文聘卧舍退孙仲谋等事改编而附会到诸葛亮身上来的 。 。 跟王隐差不多同时 , 孙盛撰 《魏氏春秋 》 、 《 晋阳秋》 , 也保存了不少关于诸葛亮的传 说材料 。 《魏氏春秋》记司马兹在渭南固守不出 ,“ 亮既屡遣使交书 , 又致巾帼妇人之饰 ” ⑧ , 公开嘲笑他胆怯不敢应战如同儒弱的妇女; 而且还写 司马爵对来使只问诸葛亮的食少事烦 , 不敢谈争战之事 , 表明他根本不是对方的敌手 。 《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十刑法部引《晋阳 秋》则进一步记载 : 诸葛武侯杖十以上亲决 , 宣王闻之喜曰 : “吾无 患矣! ” @ 这则简短的故事 , 通过司马靛听说诸葛亮亲理细事 , 推想他必将积劳成疾 , 从而表现出幸灾 乐祸 。 司马尧所谓 “无患” , 并不是表示 自己有能力战胜对方 , 而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对手 的不幸遭遇上 。 “ 闻之喜曰 ” 云云 , 寥寥数语 , 深刻揭示司马爵内心的卑弱 , 从侧面表现出 诸葛亮具有无可匹敌的本领 。 习凿齿大力歌颂诸葛亮 , 故事又有所发展 。 西晋初年 , 傅玄撰舞曲歌辞《天命篇》 , 歪 曲历史真相 , 吹捧说 :“我皇 (司马爵)迈神武 , 秉钱镇雍凉 。 亮乃畏天威 , 未战先仆僵 。” (丁福保编《全 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 , 中华书局本第27 1页) 。 但是 ,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公然讥讽司 马豁 “畏蜀如虎” , 不敢跟诸葛亮交手 , 即使被迫出战便大败 。 并且 , 诸葛亮死 而还能 “走生仲达” L 。 《汉晋春秋》于此二人 , 扬抑褒贬 , 充分显示诸葛亮的卓越军事才 能 。 这些故事本是 “百姓 为之谚 ” 之类的民间口头传说 。 而习凿齿敢于把这个褒诸葛贬司马 的传说记载下来⑧ , 正是当时民族斗争条件下接受民间创作影响的结果 。 这个时期的故事传说 , 还描绘了诸葛亮在行兵作战中从容不迫 、 风流儒雅的神情凤度 。 东晋处士裴启所撰小说《语林 》写道 : 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 , 将战 , 宣王戎服稼事,使人视武侯(乘)素典 , (芳) 葛巾 , 持白( 羽)毛扇 , 指魔三军 , 皆随其进止 。 宣王闻而叹曰 ,“ 可谓名士! , ① 裴启写诸葛亮临阵 , 既是指挥三军的统帅 , 又是不同凡响的名士 。 他雍容潇洒 、 神韵欲流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29 , Processed in 0.7544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