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轮 廓
:
前十韵 叙高祖 兴汉
,
光武 成大 统
,
乃 至 献帝红 轮西 坠
,
造
成诸雄各 霸一方
。 次九韵写 曹
、 刘 之争而孔 明补 天无成 而终
。 末 七
韵 以无奈 无情看待 世 事天数
,
然 后以
“ 鼎足三 分 已成梦
,
一统乾 坤
归晋朝
” 作结
。 仅此 首尾
, 即 显示 作家在 以 热 烈的心 态
,
探 究天 下
兴 衰陵 替之理
。
毛本 的开篇 和结 局经过 修改 评点
,
情形 就有 很大 的改 观
。
在开
篇 处首 先删 去杨
、 蔡 二 人毫 无顾 忌的 两篇奏 疏
,
而收 结全 书的 古风
诗基本 未作 改动
,
只将末 句
“ 一统乾 坤 归晋 朝
” 改 为
“后 人凭 吊空
牢骚
” 。 嘉 靖本 重在表达 作者叙 述 历史故 事 的客观性
, 毛 本则变 成作
家面 向历史发 出
“ 牢骚
” 式 的感慨 了
。 这 样毛 本大 量的 总评
、 回评
、
夹评 便淋漓 尽致地抒 发作 家的感 叹
。
最后 改 动这一 句诗 作结
,
毛 氏
惟恐 读者 不解其意
, 还附上 一段 夹评
:
“此 一篇 古风 将全 部事迹 隐括
其 中
,
而 末二语 以 一
` 梦
’ 字
` 空
’ 字结 之
,
正 与首卷词 中之意相
合
。 一部大 书 以词 起
,
以诗收
,
绝妙 笔法
。 ” 究其 实
,
三 国 争战是 已
经成 为历 史的过 去
,
并 非
“梦
”
,
至 于作 家写 出这 部历 史小 说来
, 这
个 牢骚感 叹 亦 实实在 在而 非
“空
”
, 倒 是全 书之 结正 在于
“ 军 骚
” 二
字
,
不过 是评点 者的 欲盖 弥彰罢 了
。 全 书借 为缘起 的这 首词
,
未标
属 何词牌
, 看 来是 毛 氏精 心创作 出来 的
。 叶维 泅
、 冒折著 《
三国演 义
创 作论 》 (江 苏 人民出版社 1
9 8
4
年 ) 认 为
“这 是 毛 宗 岗的 思 想流露
。
江 流
、 青 山依 旧 在
,
是非 成败 转头空
,
` 古 今多 少事
, 都 付谈笑 中
’ 。
其 中饱含 封建士 大夫看 穿一 切
、 厌 倦现 实的 思 想
,
表现 了毛 氏感慨
旷达 的精 神境界
,
并 不能把 它视 为在特 定历 史 条件 下敢 于 正 视现 实
的罗 贯 中的 思 想观点
”
。 这 里指 出罗
、 毛 二 氏 的思 想 区别
,
笔者 以 为
很 有 见 地
。 不过
,
需 要进 一步指 出的 是
,
其 区 别似 乎 不在
` 厌倦 现
实
” 和
“ 敢 于 正视 现实
”
,
而在于 创作 的心态 之差 异而 形 成 的小说 风
格不 同
。
因为这 首词 的好 些意境 都吸 收 了唐诗宋 词 中一些 名句 的意
境
。
如 开头 长江浪花 淘尽 英雄 的语意
,
实际 是化 用 了苏轼 词
《
念奴
娇
· 赤壁怀古 》
;
又 如 白发 渔樵 江诸 上的写 法
,
是苏 轼
《
前 赤壁赋 》
中出现过 的
。
可 以说 这首词 在意 境上 承继 了唐 宋以来许 多文 人关 于
一
1 0 2 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