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称引《论语》现象研究
(0 次评价)6301 人阅读0 次下载
孔子研究 又年第 期 生之厚叹贾复 。” 第页《夏侯渊传 》 “ 太祖下令曰 ‘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 , 渊一 举灭之 , 虎步关右 , 所 向无前 。 仲尼有言吾与尔不 如也 。 ” ’ 第 页前例 “ 仲尼称不 如颜渊 ”, 显然是说仲尼自称不如颜渊 。 后例 “ 吾与尔不如也 ”, 与论语 》今本相比 , 易 “ 女 ”为“ 尔 ”, 值得细论 。 胡适《尔汝辨》尝论春秋以前 “ 尔 ”可 用为第二人称复数 , 相当 于今语 “ 你们 ” 而 “ 汝 ”则 仅用 于单数第二人称① 。 樱之此例 , 似乎曹操是有 意 变用经 文 , 以表达他与群臣都不如夏侯渊的意思 。 又例如《 论语 · 公冶长》 “ 子曰 ‘ 道不行 , 乘俘浮于海 。 从我者 , 其由与 ’子路 闻之喜 。 子曰 ‘ 由也好勇过我 , 无所取材 。 ” ,据程树德《 论语集释 》 ,“ 材 ”字凡三解 一解 , 郑玄读如 字 , 谓即俘材 , 名词二解 , 或读为 “哉”, 语气词三解 , 朱子《集注》 读为 “ 裁 ”, 动词 , 谓乃 “ 讥 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 《昊志 · 薛综传》 “ 昔孔子疾时 , 托乘梓浮海之语 , 季由斯喜 拒以无所取才 。” 第 页 “ 才 ”通“ 材 ”。 这里 “无所取才”是婉拒的借口,“ 才 材 ”指俘 材 , 显然是郑玄之说 。 汉魏之际 , 经解也有发展变化 , 有些变化构成古今经解的转折点 。 《论语 · 尧曰》 “ 咨 尔舜 , 天之历数在尔躬 , 允执其中 。 四海困穷 , 天禄永终 。”此乃尧禅位于舜之语, 后历代禅 位作册率多引用此文 , 而其中 “ 天禄永终 ”一语先后有二解。“ 天禄 ”即天定 的福柞 , 这很容 易理解导致歧解的是 “ 永终 ”的“ 终 ”字,“ 终 ”可解为长, 又可解为绝 。 两种理解并见于《三 国志》 。 《文帝纪》载汉献帝禅位于魏册曰 “ 允执其中 , 天禄永终 。” 第 页显然这两句 话所省略的主语应该都是受禅者魏王 。 说魏王天禄永终 , 这是禅位者汉献帝的祝愿之辞 , 意思是希望魏王受禅为天子后 , 福柞永长 。 这里 , 终解为长 , 永终为同义词连用 。 这是第 一种理解的例子 。 第二种理解的例子如《明帝纪》注引献帝传》 “ 山阳公深识天禄永终之 运 , 禅位文皇帝以顺天命 。”“ 靓惟山阳公昔知天命永终于己 , 深观历数允在联躬 。” 第 页又《三少帝纪》 “ 天禄永终 , 历数在晋 。” 第巧 页按 “ 天命 ”即天禄。 前例 “ 山阳公昔 知天命永终于 己 ”是 说山 阳公汉献帝 知道自己已经 “ 天禄永终 ”, 指 的是 “ 汉 ” “ 天禄永 终 ”。 后例 “ 天禄永终 , 历数在晋 ”,“ 天禄永终 ”的主语显然是魏, 指 的是 “ 魏 ” “ 天禄永终 ”。 两例的主语 “ 汉 ”、“ 魏 ”都是禅位者,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享尽了应该享的福柞 , 因而是却位 绝天之辞 , 句中 “ 终 ”解为绝, 与状语 “ 永 ”构成偏正结构。 关于 “ 天禄永终 ”, 毛奇龄《论语稽 求篇》总结道 “ 汉魏以还 , 俱解永长典午以后 , 始解永绝 。 此正古今升降之辨 。” ②从《三 国志》的有关内容来看 , 毛氏的总结是有道理的 。 二 隐括大意 古人引书往往并不严格按照原文 , 常常会节略其辞 , 隐括大意 。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足 够的注意 。 不了解这种情况 , 有时会产生错误的读解 , 甚至错误的校改 。 ①载《胡适学术文集 ·语言文字学研究 》 , 中华书局卯年版 。 ②程树德 《 论语集释》 , 中华书局 ,哭 年版 , 第页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3:57 , Processed in 6.9544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