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0 次评价)6261 人阅读0 次下载
得了更迸一步 的发展 。 崔州平说 : “ 自古以 来 , 治乱无常 : 自高祖斩蛇起义 , 诛无道秦 , 是由乱而入治也 ; 至哀 、 平之世二百年 , 太 平日久 , 王莽篡逆 , 又由治而入乱 , 光武中 兴 , 重整基业 , 复由乱而入治 , 至今二 百 年 , 民安已久 , 故千戈又复四起 : 此正 由治 人乱之时 , 未可碎定也 。 将军欲使孔 明斡旋 天地 , 补缀乾坤 , 恐不易为 , 徒费心力耳 。 岂不闻 ` 顺天者逸 , 逆天者劳 ’, ` 数之所在 , 理不得而夺之 ; 命之所在 , 人不得而强之 ’ 乎 ” ? 这里 , 作者不但坚持了他的 “一治一 乱 ” 的循环论的观点 , 而且把这种治乱的根 源归纳在 “ 天意 ” 上 , 把循环论的观点建立 在宿命论的基础上 。 再 , 罗贯中对农民起义 的看法也是错误 的 , 他把张角 描写 为 “ 盗 贼 , , 并且把他所肯定的主人公刘备 、 关羽 、 张飞的出场 , 摆在剿灭农民起义 的斗争上 。 从这些事实看来 , 罗贯中在世界观上是不正 确的 , 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上是有偏差的 。 但 另一方面 , 罗贯中写 “ 三国演义 ” 的方法却 很正确 , 他是按照现实已有的和历史上曾经 存在过的生活样式去塑造形象 , 他是按照历 史事实真实的来龙去脉去描绘 的 , 这种方 法 正是现实主义的方法的主要特征 。 加之 , 罗 贯中对于所描写 的事件充满着同情或反感 , 拥护或仇视 。 他以无比热情讴歌了忠义 , 勇 敢 、 气节 、 智慧 , 同时鞭挞了贪横 、 暴矣 、 险 诈 、 凶残 。 他的立场非常清楚 , 是非特别分 明 , 倾 向性十分突 出 。这 样鲜明 的倾向性帮助 了他的现实主 义向一个更高的方向发展 。 别 林斯基 说 : ` “· · ··· 一件艺术作 品 , 假如它反映 生活 , 而没有任何以其时代主导思想为依据 的 , 张烈的主观冲动 ; 假如它不是痛苦的号 泣 , 不是狂欢的高歌;假如它不能提出问题或 者解决问题 , 那末它就不能具有生命 ” 。 ④ “ 三国演义 ” 正符合别林斯基所说的标准 , 它是一部赋有强烈生命力的伟大的史诗 。 创作方法和世界观不能等同起来 , 现实 主义方法是可以弥补 , 克服作家在世界观上 的某些缺陷 ; 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 , 作品所 显示的客观意义和 作家的政治观点 , 政治同 情相矛盾 , 思格斯对巴尔扎克的创作 的分 析 , 就是一个例证 。 罗贯中忠实于现实生活的 态度帮助了他抵抗世界观和认识世界方法上 的弱点 , 使他的作品达到反映客观生活的高 度的真实性 。 罗贯中虽然对农民起义是敌视 的 , 但他却说这种起义的原因是 :“ 朝政日 非 , 以致夭下人心思乱 , 盗贼蜂起 ” , 说这 种起义 的影响是 : “ 青 、 幽 、 徐 、 冀 、 荆 、 扬 、 袁 、 豫八州之人 , 家家侍奉大贤 良师张 角名子 ” 。 “ 四方百姓 , 裹黄巾从张角反者 四五十万 。 贼势浩大 , 官军望 风 而靡 ” 。 (第一回) 这里便透露出当时历史的真实面 貌 、 罗贯中虽然是`个历史循环 论者 , 并 且把循环论建立在宿命论的基础上 , 但在作 品中所反映出的客观现实 , 却完全违背了他 的论点 。 根据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现实情况使 读者得到这样的结论 : 三国之分权 , 起于诸 侯之角立;诸侯之角立 , 起于藩镇之缮惰兵 革 ; 藩镇之缮惰兵革 , 起于黄巾之 “造反”, 黄 巾之 “ 造反 ” , 起于朝政日非 ; 朝政之日 非 , 起于十常侍之专横 。 刘 陶说 : “ 四方盗 贼并起 , 侵掠州郡 , 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 民 ” 。 陈耽说 : “天下人 民, 欲食十常侍之 肉 妙 。 (均见第二回)值得注意的是切不要 把十常侍读作个别名词 , 他们是统治阶级的 典型代表 。 就是说 , 统治阶级的贪 横和暴 决 , 使得民不聊生 , 人 民革命的义旗于是从 四面八方风起 云涌 。 · 追本穷源 , 所谓 “ 合久 必分 ” 的 “ 分 ” , 和 “ 由治人乱 ” 的 “乱”, 并不是什么 “ 天意 ” , 而是阶级 尖 锐的对 立 。 “三国演义” 从黄巾起义描写开始 , 一 步步展示出各方面 矛盾的描写 , 这是完全合 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 。 阶级矛盾是社 会内部的矛盾 , 它制约 、 引起 、 决定其它各 方面的矛盾 , 只有这种矛盾才能引起事物的 扎 61 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9:21 , Processed in 3.5924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