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碱
8
.
《魏志
·
王朗传》注
:“余所著述,
见晋武帝《中经簿》
”
(2
,
/420)
按《中经游》
,
《隋书
·
经籍志》史部簿录类作《晋中经) ) ,
苟助撰
。
木 条中
“
晋武帝
”
置于
“
中经渝
”
前
,
意在指明时代
,
与《晋中经》之
“
晋
”
用意相同
。
为避免将晋武帝误为《中经
藏》作者(事实上
,
《三国志人名索引》所附《裴注引书索引》
即把晋武帝司 马 炎 当作
《中经簿》之编撰者)
,
应标作《晋武帝
中经 薄》
。
9
.
《蜀志
·
杨洪传》注
:
“
《益部誉 旧传》 《杂记》日
:“
每
朝会
,
抵次洪坐
。
”
(4/
1014)
按
“
益部者旧传杂记
”
为一书
,
书 名前不宜在
“
杂记
”
前中
断
。
否则
,
易使人将
“
杂记
”
理解为《益部普旧传》之一篇
。
(三)
同书及同类书标法不一
书名标点
,
学术界对个别特殊情况尚无一定之规
,
但在一书
之中加以统一
,
却是势所 当然
。
然在
《三国志》点校本中
,
便有
多处 同书及 同类书标法不一
。
如下举诸例
。
1 0
.
“山涛
启事
”
。
甲
、
《魏志
·
苏则传》注
:“
山涛《启事》称愉忠笃有智意
。
”
(2/
4 93)
此种标法尚见于《魏志
·
田豫传》及《蜀志
·
诸葛亮
传》二传注文(3/
72 8
、
4/
933)
。
乙
、
《魏志
·
郭淮传》注
:
“山涛《
启事》称奕高简有雅量
。
”
(3/
7 37)
此种标法尚见于
《魏志
·
胡质传》注 文(3/
742)
。
标法不同
,
对是书编者便可作不 同理解
。
1 1
.
《周礼》篇章
:
甲
、
《魏志
·
明帝纪》注
:
“《
周礼巾军职》
`
建大赤以朝
’,
大 白以 即戎
”
·
”
(1/
1 08)
乙
、
《吴 志
·
张纹传》注
:
“
《周 礼》太宰职日
:
以八柄诏
王驭群臣
,·,
”
(5/
1246)
2 4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