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是 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 l 6 l
不言。 ”
最为难以让人理解的是,像赵云那样的战功累累的忠臣、宿将 ,只是因为克蜀之后某些政见和军
事见解不同,便受到了压抑。( --国演义》关于关、张、赵、马、黄 “ 五虎将”的排列,完全没有事
实根据。事实是, 刘备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
云不得人列,而为翊军将军。据 《 汉书 · 百官志》载,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 ( 按:相当于)丞
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皆金紫,位次上卿” 。而翊军将军是次于前后左右将军的
一
种名号将军,或谓杂号将军、列将军。刘备称帝,关羽、黄忠已死,右将军张飞升为车骑将军,领
司隶校尉,并由新亭侯进爵为西乡侯;左将军马超升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由前都亭侯进封嫠乡
侯。而赵云仍为翊军将军,而刘备生前始终不给赵云封侯。
以上仅是几个典型的例子。此类情事,如果发生在曹操身上,那就不同了。《 三国演义》对于曹
操的酷虐变诈的一些事例,不仅大都书录在案,而且更加典型化、艺术化了,所以使得人们过目不
忘。
五、渲染危难,突出其坎坷人生
刘备一生,坎坷多难,史不讳言。这些,在 《 三国演义》中,有的,因为不利于刘备的美好形
象,被隐去了;有的,则不仅作了反映,而且更加渲染 ,使其更加形象化。下面是一些突出的例子。
渲染危难
在许昌,刘备被董承拉进了除曹阴谋的活动,因而惶惶不可终日。曹操 “ 煮酒论英雄”一番话,
吓得他 “ 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故事本来已很精彩,《 三国演义》作者又加写了关羽、张
飞突人曹操后园,“ 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日:‘ 听知丞相和兄
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 ” ’把气氛渲染到极致。( 第二十一回)
在荆州,刘表的老婆蔡夫人和部属蒯越、蔡瑁等几次想把刘备除掉。《 三国演义》根据几条简单
的记载,演绎出 “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大篇文字。史载,刘表使刘备屯新野,
“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 三国演义》将 “ 阴御”变成 “ 明斗” ,杜撰刘
备失言 “ 若有基本 ( 按:指地盘) ,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虑也” ,使刘表产生疑虑。蔡夫人因而告诫
刘表:“ 适间我于屏后听得刘备之言,甚轻觑人,足见其有吞并荆州之意。今若不取,必为后患。 ”
同时,让蔡瑁 “ 连夜点军” ,实施 “ 就馆舍杀之”的阴谋。幸亏伊籍探知蔡瑁欲害刘备的阴谋,“ 夤
夜来报” ,刘备才 “ 急唤从者,一齐上马,不待天明,星夜奔回新野” ,躲过一难。
在东吴,《 三国演义》说,早在赤壁之战发动以前,周瑜就想把诸葛亮、刘备干掉。事实是,大
敌当前,孙权已经决定同刘备联合抗曹。刘备得知周瑜带兵来,“ 单舸往见” 。会见中,周瑜的确有
点盛气凌人,但并没有借机杀死刘备的打算。
孙权嫁妹与刘备,意在 “ 固好” 。最多也不过像周瑜、吕范等人所想的那样,“ 徙 ( 刘)备置吴,
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 ,瓦解他的斗志。《 三国演义》不讲此间孙、刘两家 “ 绸
缪恩纪” ,关系暂有缓和的事实,而是大讲孙权、周瑜、吕范等设计欲害刘备的情节,自然都是小说
家言。
哭藏异蕴
《 三国志 · 先主传》说:“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这大概是刘备的性格所使然。《 三
国演义》给刘备另加了一个特别的性格,即善哭。哭的原因和形式各有不同,但作者的立意很明确,
不是丑化他,而是表现其 “ 大志” 、“ 大义” 、 “ 大德”和 “ 善谋” 、 “ 多情” ,以及 “ 能屈能伸”之
能,以显现其坎坷多难的人生,以博得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刘备被吕布打败,丢妻失子,奔投曹操。 《 三国演义》说,刘备 “ 途次绝粮” ,曾到村中求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