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从《登楼赋》试论王粲
(0 次评价)4033 人阅读0 次下载
楼赋》 。 赋中充满思念故土 之情 , 然而这并非《登楼赋》的主旨 ,“ 惧鲍瓜之徒悬 , 思井 澡之 莫食 ” 才是这支优愤曲的主旋律 。 与《登楼赋》写于同时的还有欢七哀诗》的第二首 。 这首 诗更加着重于思念故土的抒发 , 可说是《登楼赋》中 “ 夜参半而不寐 , 怅盘桓以反侧 ” 的具 体化 。 不过这首诗 的画龙点睛之处为 :“羁落终 无极 , 忧思壮难任 ” 。 同样是表现壮志莫酬 的 愤慨的 。 公 元二O 八年 (汉献 帝建安二年) , 曹操率兵进攻荆州 。 刘表病死 。 刘表内部围绕 继承 权问题 分成尖锐的两 派 。 荆州腹背受敌 , 形势十分危急 。 在荆州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候 , 王集 向取得继承权的刘琼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 《文士传》载王集 曾劝刘琼归顺曹操说 :“将 军能 以集谋 , 卷 甲倒戈 , 应天顺命 , 以归曹公 , 曹公必重待将军 。 保已全家 , 长享福柞 , 垂之后 嗣 , 此万全之 策也尸 。, 裴松之虽 曾疑此文为附会之词 , 但王集说服刘琼依附曹操则完全是事 实 。 《三 国志 · 王集传》也说 : 、 “袁卒, 集劝表子琼 , 尽归太祖 。 太相辟为垂 相椽 , 赐爵关 内侯 。 ” 同时 从这段史料 , 使我们着出王集行动转变中的思想转变 。 在袁绍勤王同盟中 , 曹 操是 首先自立旗帜 、 离开袁渔召的 。 在 《与袁谭书》 、 《与袁尚书》中 , 王集把曹操视作继董 卓后 的最大篡拭者 , 并对曹操大加挞伐 。 这两封书固然表现了王集偏祖袁绍的立场 , 但更为 重要 的是表现了王案的囿于士族 门第之见 。 曹操出身浊流 , 其 父曹腾为宦官曹篙的养子 , 因此 王集极力攻 击曹操 。 但在天下争雄的斗争中 , 由于曹操执行了正确的策略和方针 , 在政治上 逐渐 由被动 化为主 动 , 由不利变为有利 , 很快荡平了中原地 区的许多割据者 , 成 了当 时中国 举 足轻重的政治势力 。 当时孙权与刘备虽然也逐步强大起来 , 然 而孙权与刘表势不两立 , 刘 备尚没有巩固的根据地 。 这 就不能不使王集权衡得失 , 改变对曹操敌视的思想 , 同时曹操挟 汉天子以征伐 , 旗号是为了维系汉政权 , 这也与王集平生的政治思想有相 一致 之处 。 这种种 就 促使王集改变了对曹操的态度 。 王集由依刘表转附曹操 , 打破了王集拘泥于 士族门阀的观 念 , 为王案施展自己的政治抱 负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 一 王集犹如长期被 堤坝堵截了的静 水 , 突然破堤而出 , 滚进激流澎湃的 江河中 , 别是 一番欢 快 的心情 。 他感谢 曹操能够释却前嫌 , 不记旧憾 :“太 祖置 酒汉滨 , 集 术筋 贺曰 :` 方今袁绍起河北 , 杖大众 , 志兼天下 , 然好 贤而不能用 , 故奇士去之 。 刘表雍 容荆楚 , 自以为西伯可 规 。 士之避 乱荆州者 , 皆海内之俊杰也 , 表不知所任 , 故国危而无辅 。 明定定冀州之日 , 下车即缮其 甲卒 , 收其豪杰而用之 , 以横行夭下 。 及平江 、 汉;引其 贤俊 而置 之列 位 , 使海内回心 , 望风而愿 治 , 文 武并用 , 英雄毕力 , 此三王之举也 。 ” (《三 国 志 · 王集传》)在较为客观地纵论天下形势中 , 颂扬了曹操 的功绩 , 委婉地表达了对曹操的 敬意 。 在《公宴诗) ) 中 , 王集还抒发了 “今 日不欢极 , 含情欲待谁 ” 的喜气洋洋的情怀 , 一 扫过去苍凉 悲慨的苦音 。 此时 此地 , 主集 又感到在这样的大事业中 , 自己的才力是不足 的 , 因而又 有些自惭 自愧 :“恨我无 时谋, 譬诸具宫臣 。 一 鞠躬中坚内 , 微画无所陈 。 许历为完 士 , 一言犹 败秦 。 我有素餐责 , 诚愧伐檀人 。 ” 但王集并不自暴自弃 , 而 是自磋自砺 , 接着说 到 :“虽无 铅力割, 庶几奋薄身 。 ” ( 《行 军诗》其四 )因此王集不辞鞍马 之劳 , 顶霜冒雪 , 随同曹操南征北 战 , 写出了许多激励 军士 斗志 、鼓 吹社会统一 的诗文 。 王集还积极参与了恢复 典章制度的活动 :“ 时旧仪 废驰 , 集恒典之 。 ” ` (《三 国志 · 王集传》)然而 更重 · 要的则 是 , 王集根据 当时 的形势 , 提出了一些有灼见的治 国之策 : 其 一 , 重农务本 。 长期 的混战 , 使当时的农业生产遭到 了严重的破坏 。 农业经济的恢复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魏武帝
于 2017-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21 , Processed in 0.6493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