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柞之安
,
备中原之患
,
可不以昔之吴
、蜀
为鉴耶?
”
(钱谦益《国初群
雄事略》卷五引《太祖实录》
,
以下简称
“钱书”
)此已是朱元璋即将削
平群雄
、北
伐称帝之时
,
有似三国
;
而自至正十一年(1 3 5 1)鉴韩山童
颖上首义之后
,
群雄竞发
,
逐鹿之夫
,
所在都有
。
既同时并兴
,
又皆阂
门坐大
,
其事不仅类汉末
,
亦似战国
。
不仅南方有朱元璋
、
陈友谅
、
张
士诚
、
明玉珍
、方
国珍
、
陈友定
、
何真
,
割据称雄
;
北方手握重兵的各路
元朝军阀察罕帖木儿 (继承人即养子王保保
,
原名扩廓帖木儿)
、李罗
帖木儿
、
李思齐
、
张思道等皆各 自为政
,
互相攻伐
,
争夺对于 即将覆灭
的元政权之控制权
。
譬如视为元末朝廷顶梁柱的察罕
,
就是伺机代
元自立的曹操式人物
。
山东田丰降察罕之后
,
见其待朝廷使者甚简
慢
,
平日施设多用权术
,
愤曰
:“
我以山东全地降汝
,
诚以汝为元朝中
兴人物也
。
今若此
,
乃汉室之曹操耳!使汝为曹操
,
我岂不能自为之
耶?
”
(钱书卷一引《庚申外史》)南方既多孙
、刘,
而北方欲当曹操者又
何止察罕
、
田丰?!处于乱世思想 氛围中的元末 之人
,
对三国历史的
体会特别深切独到
;
又由于元末与三国的社会背景毕竟已有变化
,
因
而读《三 国志通俗演义》时
,
常常是
“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吕布趁曹操东征徐州之际
,
由陈宫策反陈留太守张邀
,
起兵袭夺
充州
。
几乎
“无家之可归”
(P l肠)的曹操迅 即回军
,
对阵时愤曰
:
“吾
与汝自来无仇
,
何得夺吾州郡?
”
吕布不加思索
,
理直气壮地答道
:“汉
家城池
,
诸人有份
,
偏你合得?
”
(P 10 9)吕布被凉州军阀逐出关中
,
率
并州骑兵就食中原
,
不得不为粮草
、
地盘与山东割据群雄相周旋
。
驱
使个人与集团行为的根本动力
,
无疑非利益莫属
,
汉末群雄亦不例
外
,
但他们往往寻找或者制造名正言顺的借
口来作争权夺利 的外包
装
,
所以
“
兵以利动
”
与
“兵
以义胜
”
总是相辅相成
,
利为体
,
义 为用
。
吕布当时完全可以曹操屠戮徐州
,
毒虐生灵作为冠冕堂皇的理由
:
不
仁不义
,
人人得而诛之
,
何况其地耶?不料却以
“
见者有份
”的黑道式
语言应对之
,
大失 当世英雄
—
温侯吕布的风度与水准
。
想当年吕
布有陈宫这类高参在身边
,
两军阵前
,
决不作此无赖态
。
不过此类思
维习惯
、行
为逻辑
,
元末倒的确是屡见不鲜
。
元朝城池乃吾汉家之旧
.
3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