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奇谋为短”证
(0 次评价)3642 人阅读0 次下载
传》 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 , (樊)建对日 :。 闻恶必改 , 而不 矜过 , 赏罚之信 , 足感 神 明 ” 。 (( (蜀志 · 诸葛亮传 》注引《 汉晋春秋》 ) 此外 , 清人张甜在 f《 诸 葛亮集 . 附录 》卷二中录唐代以前论赞诸葛亮 的文章十 八篇 。 除 九篇辑自哎三 国志》及裴注外 , 另外的九篇中也只有两篇是关于赞其军事才干的 , 即张辅 《 乐葛优劣论》 、 王敷《将略论 》 。 其余论赞都集中在诸葛亮的治国施政上 , 这说明 “ 理民之 干 , 优于将略 ” 的评语是中肯之论 。 三 、 诸葛亮自己也承认奇谋不如他人 。 蜀郡太守法正 , 能 “ 著见成败 , 有奇 画策算 , 然 不 以德素称 ” 。 “ 诸葛亮与 (法)正 , 虽好尚不 同 , 以公义相取 。 亮每奇 正智术 ” 。 刘备伐 昊惨败 , 诸葛亮曾感叹 : “ 法孝直(法正字)若在 , 则能制主上 , 令不东行 , 就复东行 , 必 不倾危矣 。 ” (《 三 国志 · 蜀 志 · 法正传》) 胡三省在《 资治通鉴 》卷六 十九中注释这句话 说 :“ 观孔明此言 , 不以汉主伐吴为可 , 然而 不谏者 , 以汉主怒盛 而 不可阻 , 且得 上流 , 可 以胜也 。 兵执无常 , 在于观变出奇 , 故日孝直在必不倾危 。 ” 胡三省认为 , 孔明不 主张伐昊 又无法阻止 , 法正有办法劝阻刘备 , 即使劝阻不成功也会观变出奇 , 用智谋挽回伐 吴的败 咸 《三 国志集解 · 蜀志 · 法正传》注 引陈景云语日 : · 正智术有余 , 能回人 主 。 ” 换句话 说 : 就是诸葛亮智术短 浅 , 眼睁睁看着刘备去伐吴 , 无法劝 阻 ; 眼睁睁看着伐吴败北 , 又 无 计挽回 ; 而法正则有智术 , 能回人 主 。 诸葛亮 “ 多奇 正智术 ” , 不仅是对法正奇策妙算的敬 佩 , 也是对自己短于智谋的默认 。 尚书令刘巴才智过人 , 诸葛亮曾说 :“ 运筹策于帷握之中 , 吾不如子初远矣!若 提佗 鼓 , 会军 门 , 使百姓喜勇 , 当与人 议之耳 。 ” (《三国志 · 蜀 志 · 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 传》)诸葛亮承认自己运筹谋划不如刘巴 , 而对自己鼓动士 气 , 训练军队的才能加 以肯定 , 这种自知和知人之明 , 不就是 “ 治戎为 长 , 奇谋为短 ” 的最好注脚吗? 四 、 从北伐战争看他的奇谋将略 。 南征和北伐是诸葛亮直接指挥的战争 。 南征 记 载简 略 , 今以五次攻魏战争为例来分析 : 第一次于公元2 2 8年春 , 诸葛亮分兵两路 , 东路佯攻 , 西路出敌不意攻占祁山 , 进 据街 亭 , 不料因马傻违背节度 , 失守街亭而 退兵 。 第二次在 同年冬夫 , 领兵围攻陈仓 , 攻城不克 , 粮尽而 还 。 第三次在公元 22 9 年春 , 他先派陈式攻魏国武都 , 阴平 , 自己率兵继后 , 致建 威 , 获 收 二 郡之功 . 公元2 3 1年春 , 诸葛亮复出祁山 , 与司马隽 、 张都 、 郭淮等魏将交锋 , 获两 次小胜 。 司 马璐依山掘营 , 不与交战 。 蜀 军又 因粮尽退兵 。 三年后 , 蜀军第五 次攻魏 。 诸葛亮兵出褒斜道 , 与司马鼓对阵于渭水之滨 。 魏军坚壁不 出 , 百日后诸葛亮病逝军中 。 这五次出兵 , 仅获局部小胜 , 于整 个战局 的转变作甩不大 . 女 几果着眼 于战略战术 , 而不 以成败论 , 除第一 次出其不意 , 兵分两 路 , 称 得上 运 用了 将略外 , 其余四次在战术上是平淡 无奇的 . 诸葛亮第二次伐魏围陈仓 , 魏国已有 充分准备 , 《资治通鉴 》卷七十一载 ; “ (曹)真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41 , Processed in 0.7490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