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王粲《登楼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3570 人阅读0 次下载
首先 , 作品中所指 的 “开 _ L刃不 是作者的真正故乡(或称第一故乡) 。 赋日 :“凭轩槛 以遥望兮 , 向北风而开襟 。 平原远而极目兮 , 蔽荆山之高岑 。 ” 又曰 : “ 悲旧乡 之雍隔兮 , 涕横坠而弗禁 。 ” 所描写的是作者依楼向北 , 极目远 眺 “吾土” 而不得的情景 。 但王集是山 阳高平(今山东邹县 西南)人 , 山 阳高平在东而不在北 。 显然 , 作者这里遥望的 “吾土” 指 作者十六年前离开 的 国都长安 。 这就扩大了 “吾土” 的含义 。 其次 , 赋日 “钟仪幽而楚奏兮, 庄岛显而越吟 。 ” 钟仪的事迹 见于 《 左传 》成公九年 。 钟仪为楚 国伶人 , 被晋所俘 。 晋侯 叫他操琴 , 而他不 忘故国 , 仍弹楚乐 。 庄岛的故事 见于 《史记 · 陈较传 》 。庄 易为越 国人, 出身贫寒 。 仕楚赐爵 , 楚王欲知他是否还思越 国 , 当他患 病时 , 楚王身边人说 , 凡人思念故乡 , 病时必吟故乡之声 。 楚王派人往听 , 果 然庄 局在吟越 声 。 可见作者所举的都是 爱 国者的形 象 。 “吾土” 既不指 祖籍 , 所要效法 的又都是爱 国者 , 这就使作品的思乡之情提到 了一个新的 高度 。 作者对故土的怀念 是与忧国之心不可 分割的 。 思乡与爱 国在作品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 作者是 “遭纷 浊而迁逝” 。 从董 卓之乱 , 到作者作赋 , 十 几年的时 间 , 整个国家陷于军 阀混 战的局面 。 都城的破坏 , 国家的败落 , 使王聚痛心疾首 , 忧心如焚 。 面对长安 , 作者产 生怀 恋之情是很 自然的 。赋 曰 : “人情同于怀归 兮, 岂穷达而异心! ” 中华民族有落叶归 根的 传统 , 这种落叶归 根 , 是与热爱 祖 国密切相联 的 。 王聚是一个进步的封建知识分子 , 这种优 良的传统对他的影 响是很 深刻的 。 这是 作者对故土产生怀恋之情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 而引起作者思 乡的直接原 因是 , 作者流离荆州 十 几年 , 报国无门 , 怀才不遇 , 郁郁不得 志 。 虽归曹操 , 却又前途未卜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容易出现的感情就是思归 。 作 者 依 楼凭 槛 , 远眺故土 , 于是 , 怀恋 之情终 于喷薄而出 。 三 、 既有希求 、 又有担忧的矛盾是 作品 的主题 作品 中写思乡之情 确是占了不 少篇 幅 , 但却不 是 作品 的主题 。 从作品结构上来说 , 思乡 部 分只是作者对 即将结束的整个荆州时期 生活的回顾 。 既有希求 、 又有 担忧的矛 盾才 是作 品 的主题 。 刘 八在六巨 《 文 选 》 注 中曾经 指 出 : 《 登 楼赋 》 “述 其进退危俱之状 。 ” 危 惧什么?刘 良没有 具体说明 。 刘 良是主张江 陵说 的 , 所以他既不知赋作于麦城 , 亦不知作者为什么到了 麦城及作者当时的心 、’爪。 前而说过 , 《践楼赋》作于王柴刚依 附曹操不久但陇未受 封之时 。 可以想 象 , 处于那样 一种特 殊环境 , 作者的心清是 很复杂 的 。 对于 即将子卜如 的新生活 , 作者有 着强 烈的 希求 。 在 荆州的十几年 , : 三是作者风华三茂 的黄全时代 , 然而 , 岁月践 跄 , 年华 虚度 , 不能不 使作者 发 出 “ 惟}{月之逾迈 兮 ” 的无以感 慨 。 对于作者 , 最亚 交的并非是 归乡 , 而是 “河 清” , 即 祖国统一 , 天 一 ! ‘太 平。 只有这样 , 作者才笼充分地 施展自己的习 ‘ 能 。 “侠河清 其未及 ” 正是 这种心 ‘} 加沟真实写 照。 声) 扮盼望 “河 清” , 并且 “冀王道 之一平 兮 , 假 高衍而骋力 。 ” 王逆 : 主要是 仁义之道 , 与霸 道相对 , 反映了王集正统 的代家纽想 。 高衡 , 李善注日大道 。 有 的读 本 (如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 文学 作品选》)解释 高衡是比喻帝王的 良好措施 。 但当时 的实 际形势 是 , 天 下军阀混 战 , 东汉 名存实亡 , 汉献帝只不 过是曹操 “挟天 子 以令诸侯 ” 的工具而 已 , 与其说这里是王聚企 图借帝王的力 量而骋力 , 倒 不如说 是借曹操的势力而施展自己的才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32 , Processed in 0.6155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