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还没有和月氏通交
,
而曹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 2
9
年)十二月
,
大月 氏王波调遣使通
魏
,
魏以波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
(见《三国志魏明帝纪} ) )
据羽溪了谛所考
,
波调即韦苏特
婆((Va s
u
d
ev
a )二世
。
波调的通使曹魏
,
比康泰
、
朱应晚了三年
。
康泰不仅记录中天
竺
,
而且记了北天竺的鸟茨国
(《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三引《外国传》)
、
东天竺的优
钵国和横肤国
,
如果不是残缺的话
,
也许会把嘉维
、
舍卫
、
叶波等十六大国逐一介绍的
。
西亚诸国
,
《扶南传》记录了安息国(见《御览》卷八一六)
,
《南州异物志》记录
了察牢国
。
察牢国的历史
,
到目前为止似乎无人讨论
。
这里顺便谈一下
。
“察牢
在安息中
间
,
大国也
,
去天竺五千里
,
人民勇健
。
举国人皆称王种
。
国无常王
,
国人常选誉老有
德者立为王
,
三岁一更举
。
土地所〔出〕与天竺同
。
”
(《御览》卷七九O引)按《汉
书西域传》有鸟弋山离国
,
它的位置在侧侧与安息之间
。
应该就是这里的察 牢 国
。
藤
田丰八把鸟弋山离还原为G
a
wd
一
i
一Z
a r
a
h
,
释为Za r
a
h之洼地
。
白鸟库 吉则谓G
u
d
-
i
一Za r
a
h又 可写作Za r
o
h
一G。d
。
他们都认为地在阿富汗南部
,
如果他们 的 解释不错
,
Za r
a h
就应该是察牢的对音
。
这个国家成于希腊移民
,
所以保留着选举国王的制度
。
印
度史家认为 曾在 印度的北部和西部盛行的
“德婆罗
阁
”
制度(两个国王共同统治)起源于
希腊
、
罗马
。
(《印度通史》第一册第
18 4
页)在中亚一带残存着古 典社 会的某些制
度
,
也是可以理解的
。
西方的大秦
,
康泰的书中也有所反映
。
《吴时外国传》云
:“
大秦国
、
天竺皆出金
镂组成
。
”
(《御览》卷八一六)
“大秦国人
皆著祷褶络带
。
”
(《御览》卷六九六)
“大秦国有枣捺胡桃莲藕杂果。
”
《艺文类聚》卷八七)
“其国城郭皆青水精为础,
及
五色水精为壁
。
人民多巧
,
能化银为金
。
国土市买皆金银钱
。
”
(
《史记大宛传正义》
引康氏《外国传》)这些记录当然不免有些浮夸
,
如所谓五色水精
,
实 即大理石 之属
,
它的话是 有根据的
。
书中所记珊瑚的产地在
“大秦西
南涨海
,
可八百里
。
”
(
《事类
赋》卷六引《外国传》)文中的大秦郎指罗马本土
,
出产珊瑚的地方
,
在摩洛哥附近的
地中海
,
这些记录
,
已为《诸蕃志》
、
《岛夷志略》等书所证实
。
对于当时的国际形势
,
在康泰的著作中也有通盘的估计
。
《外国传》以为
“
外国称天下
有三众
:
‘中国为人众,
大秦为宝众
,
月氏为马众也
。
,”
( (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
后来
通留陀伽译
’《
佛说十二游经》中于三强之外
,
添上了天竺
,
那是岌国多王朝兴起的反映
。
总的说来
,
当时各国之间的互相交往
,
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从康泰诸人的著
作中即可看出
,
除了友好往来之外
,
天竺的宗教艺术已在印度支那半岛生根发芽
,
大体上
在扶南以西佛教已有巩固的基础
,
而在扶南
、
林邑等国显然是印度教的天下
。
南洋一带
佛教已经输入
,
但尚未达到全盛时代
。
另外在交州一带
,
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思想文
化正在逐步输入
。
远到姑奴国
“
人民衣被中国
”
,
也受到中国影响
。
J
...
叫
.
四
当时吴国南方的出海口
,
除了广州就是交州
。
广州成立在后
,
在从 中国到大秦的航
线上
,
卢容
(今越南顺化)
浦口是第一站
,
拘利(今马来半 岛克拉地峡)
口是第二站
,
迎郁调洲
(今斯里兰卡)
是第三站
。
一
3
一
8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