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诸葛亮的治蜀思想
(0 次评价)5160 人阅读0 次下载
小 , 如果 没有相 当的 经济实力 , 诸葛辜不但不能进行兴复汉室的北伐战争 , 甚 至 守疆自保 , 维持与魏 、 吴的鼎立局面也是困难的 。_ 诸葛亮在 《前出师表》中说 :“ 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 弊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就反映了 蜀汉政权在经济上面临的某些困难情况 。 这些都不能 不使诸葛亮十分注意经济问题 。 但是 , 诸葛亮重视发展生产 , 不是就事论事 , 而是 把它提到国之大政的高度来加以论述 钓 。 他说 : “ 治 国 之政 , 其犹治家 。 治家者务立其 本 , 本立则末正矣 。 ”“ 治 国 之政 ” 之 一 , 就是 “ 务地之本 ” , 其内容就是 “ 农耕 、 社程 、 山林 川泽 ” @等 。 为什么 “ 务地之本 ” 发 展农业是国 之大政呢?他认为 , 农业不发展 , 那 么 ,“ 人有饥乏之 变 , 则生变乱 ”, 同 时 ,“ 军以粮食为本 。 ” 农业搞不好 , 没有粮食 , 内忧外患就将接踵而至 , 国家就将土崩 瓦解 。 与 此相反 , 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 他 举 “ 唐虞之政 ” 为例 , 说当时 “ 用天之 时 , 分地 之 于口 , 以豫凶年 , 秋有余粮 , 以给不足 , 天下通财 , 路不拾遗 , 民无 去就 。 ” 农业生产发展 了 , 人 民才能安居乐业 , 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 如何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呢?诸葛亮说 :“ 唯劝农业 , 无夺其 时 , 唯薄赋敛 , 无 尽民 财 。 ” 就是不要耽误农民的生产时 间 , 要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 , 不能搞竭泽而渔 。 他的 这些发展生产的主张和论述 , 虽然没有超越前人的地方 , 但确实还是抓住了封建社会农业能 否发展的主要问题 。 诸葛亮在经济上的主张是 , 一面要发展生产 , 一面 又要提倡节俭 。 他针对当时 “ 蜀土富 实 , 时俗奢侈 , 货殖之家 , 侯服玉食 , 婚姻葬送 , 倾家 竭产 ” @的奢侈 浪费之风气 , 明确提 出要 “ 救奢以俭 ” 。 他对于 “ 作无用之器 , 聚无益之货 ” 而浪费劳动力持否定态度 , 认为不 是普通民众之所用 、 所服 、 所饰和所居的事物 , 诸如 “ 雕文 刻缝 , 伎作之 巧 ”, “ 重门画 兽 , 萧墙数初 ” 等等 , 都应该严加限制 或制止 。 诸葛亮反对统治阶级过分奢侈而对人民压 迫剥 削过重 , 他 说 ; “路 人 饥人 , 厩有肥 马 , 可谓 亡人而自存 , 薄 人而 自厚 。 ” @诸葛亮以 修身立志 , 节俭自励教育 子侄辈 :“ 君子 之行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非澹泊无以明志 , 非 宁静 无以致远 ” ; “夫志 当存高远 , 慕先贤 , 绝情欲 ” , 告诫他 们不可热衷于追求物质享 受 。 诸葛亮本人就能躬行节俭 , 他在 临终前上表后 主说 :“ 成都有桑八百 株 , 薄田十五顷 , 子弟衣食 , 自有余饶 。 至 于臣在外任 , 无 别调度 , 随身衣食 , 悉 仰于官 , 不别 治生 , 以长尺 寸 。 若臣死 之日 , 不使内有余帛 , 外有赢财 , 以负隆下 。” 陈寿说 诸葛亮 “ 及卒 , 如其所 言 。” 在封建社会里 , 身为垂 相而能如此 , 还是不可多见的 。 诸葛亮主 张节俭 , 并不是要 把必 要的开支也加以削减 , 而是认为应该有节制 , 不奢侈 , 有储积 , 不浪费 , 用他的话 说 , 就是 “ 钊之以财 , 用之以礼 , 丰 年不奢 , 凶年不俭 , 素 有蓄积 , 以储其 后 。 ” 在当时生产 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 他的这个理财原则无疑还是可 取的 。 由于诸葛亮 重视发展生产 , 实行 “ 救奢以俭 ”, 注 意开源节流 , 因而促进了蜀汉社会经 济的发展 。 袁准说 :“ 亮 之治蜀 , 田畴辟 , 仓滇实 , 器械利 , 蓄积 饶 。 ” 当是基木符合实际 的 。 不过 , 诸葛亮 从巩固蜀汉政权与缓 和阶级矛盾出发 , 反对的仅 只 是统治阶级过分的奢 侈浪 费和 极端残酷的压迫剥削 , 而绝 不是对封建剥 削及其 制度的丝毫否定 , 其效果也 鱿 可想 而知 了 。 同时 , 诸葛亮 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 , 也主要 是在 于保证蜀汉政权的赋税收入 。 史载 , 蜀 亡时 , 人口只有百万 , 而府库 中所存的财物竟有 “ 米四十余万解 , 金银各二 千斤 , 锦绮探缉 各二十万匹 ” 卿之多 , 可见其封建剥 削还是 比较苛重的 。 一6 6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5:48 , Processed in 3.61343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