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
到刘宋王朝初年
,
出现优秀的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刘义庆撰)
。
其中有关曹操
的故事约二十则
,
大多数是前所未见的
,
如
“抢劫新妇”
,
“望梅
止 渴
”
,
“
伪知怀
刃
”、
“假寐杀人”
(四则见嘴假请》)
,“残杀
歌
姬
”
(见 《忿捐》)
,
“
与子争甄
”
(《惑溺》)
,
“嫉恨
杨修
”
(四则
,
见《捷悟》)
,“捉
刀床头
”
(见《容止
》)
等十余则
。
博洽如刘峻者
,
在注
释《世说新语》时
,
虽然旁征博引
,
资料繁
富
,
而对上述各则也难找旁证
,
只好不赞一
辞
。
足见自东晋以来
,
在历史人物曹操的基
础上
,
按其基本性格
,
吸取生活中类似的人
物的特征性言行
,
不断创造
,
使曹操的形象
日益丰满
,
《世说新语》中的曹操
,
虽然其
本质仍是历史上那个曹操
,
但已经大为发展
,
可以说属于 文学形象的范畴了
。
请看《世说新语
·
假橘》
“抢劫新妇”
这一则故事
。
这是曹操青年时期的事
,
他与
袁绍
“好
为游侠
”
,
“观人
新婚
”
,
就起下
歹意
,
“因
潜入主人园中
”
,
到晚上
,
使一
个调虎离山计
,
大喊
“有偷儿贼”
,
“青庐
(新房)中人皆出观
”
,
“乃入,
抽刀劫新
妇
”
。
《三国志》曹操本传
,
只说
“
(操)
少机警有权数
,
而任侠放荡
,
不治行业
”,
话 虽很含蓄
,
读者也不难体会出
,
少年
时期的曹操
,
是一个狡猾放荡的公子哥儿
。
裴注在这里引
《曹瞒传》
,
较为具体的写下
曹操
介飞鹰走狗
,
游荡无度
”
,
以及他装病
遥骗叔父的行径
。
同时还引孙盛《异同杂语》
一条材料
,
近似《世说新语
·
假橘》
“抢劫
新妇
”
的事
,
是
“太祖
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宅
,
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
,
逾垣而出
”
。
这个张让
,
是汉灵帝时擅权作恶的十个中常
侍之首
,
事迹见《后汉书
·
宦者传》
。
《世
说新语》
“抢劫新妇”
这则
,
很可能是脱冶
于此而有所发展
。
这个发展
,
有几点值得注意
。
一是把曹
操一个人干的勾当
,
变为他与袁绍勾结
,
伙
同作案
。
此二人同为贵公子袁家势力甚大 )
,
即所谓
, ’四
世三公
”
)
,
素有交往
,
后来
又同时登上政治舞台
,
成为三国时期的风云
人物
,
把他们写成同案犯
,
读者不会感到突
兀
。
而且
,
两人伙同抢劫折妇
,
比一人抢劫
,
故事的真实感强得多
,
较能 使 人信 服
。
二
是把 进入擅权作恶的张让住宅
,
变为潜入平
民百姓的住宅
,
使原故事的贵公子与权奸之
间狗 咬狗的矛盾
,
改变为贵公 子与平民百姓
之间的 矛盾
。
是贵公子作奸犯科
,
侵害细民
,
凌轧百姓
,
这就更能引起读者对曹操之
·
流
的愤恨
。
三是故事的改编者
,
很可能不了解
上层社荟
,
尤其是权贵们的生活
,
不了解权
贵们的连云甲第内部是怎么一个状况
,
要把
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就很困难
,
编出来也容易
出破绽
。
因此
,
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创
造
,
改为进入平民百姓的住宅
,
不仅使故事
的真实感加强
,
也符合人们对贵公子一类人
物的厌恶心理
,
容易为读者接受`
我们还可
以进一步估计
,
故事的创作者(不是一二个
人)
,
起码是下层社会的文人
,
甚而就是平
民百姓
。
如果再进一步估计
,
很可能《世说
新语》那些有关曹操的新材料中
,
就包含有
人民群众的创造在内
。
综观魏晋以来(除陈寿《三国志》已在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之外)诸家有关曹操的著
述
,
基本上仍是把他作为历史人物来描述的
。
同时
,
也已开始向塑造文学形象过溉在这
个阶段里
,
曹操的基本性格没 有改梗
,
仍
然是一个好雄
。
稍有不同的是
,
不改变他
“雄, ,
的性格
,
而把他
“奸”
的性
;删寺征写
得比陈寿更为具体
,
更为细致
。
例 如《世说
新语》十多则有关曹操的新故事
,
绝大多数
都在
“奸”
字上做文章
。
也正是在这点上
,
反映出向文学创作过渡
(而且包含一部分人
民群众的创造)的痕迹
。
-
(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是历史的主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