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关于曹植初次就国的问题
(0 次评价)5488 人阅读0 次下载
延 陡子 , 宝剑非所惜 。 子其宁尔心 , 亲交义不薄 。 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延康元年曹王即王位后 , 这是有根据的 。 诗先从节序的迁移 , 景物 的变换写起 , 接着 “朝云不归山护 四旬描述久雨不止 , 霖潦成灾的景象 。 考《初学记》卷二 引《魏略 · 五行志》 : ‘延康元年, 大霖雨五十余日 , 魏有天下乃霖 , 将受大禅之应也 。 ” 曹不受禅于是年十月 , 可见延康元年秋天确实发生过霖雨 , 诗句所写正是事实 , 而不是托物 寄意的 虚拟 。 丁 仪原是曹操橡属 , 与曹植 亲善 , 因曾赞助曹操欲立曹植为太子 , 为曹王所忌 恨 。 从诗中看出 , 此 时丁仪被杀的祸机还没有完全显露 , 不过已遭受歧视 , 大概在转为右刺 奸操 , 令其 “ 自裁 ” 之前 。 由于曹不一 即王位便遍封曹操旧时属僚 , 唯丁仪却仍滞 留于椽属 之位而不得封赏 , 由此而产生的怨激 之情是不难理解的 。 诗中 “在贵多忘贱” 以下八句 , 便 是有感于丁仪当时的境遇而加以劝慰 , 对他表示深切同情 。 看来请意与《魏略》所叙丁仪事 迹也相切合 , 《蹭丁仪》诗作于延康元年之秧当可无疑 。 这就说明 , 在曹植就国以后一段时 期内丁仪依然活着 , 没有被杀 。 丁仪 、 丁厦之被杀 , 据两汉以来治狱的惯例 , 可能在秋冬之 际 , 曹玉受禅前后 。 因此 , 陈寿将此事置 于曹还即王位与曹植就国之间显然是出于误记 , 不 足凭信 。 而不 少文学史家对于陈寿之说习而不察 , 往往据以叙 迷曹植生平 , 就不免违离了 史实 。 在探讨曹植就国时间间题时 , 指出这一点或许不是多余吧 。 接着要讨论的是曹植初次就国的地点在何处 。 关于这个间鹿向来认为 : 曹植既以临蓄侯 就国厂{ 叫听就之国 当然是在临蕃 。 这夯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 然而却颇可怀疑 。 怀疑也是读了上 引曹植《求祭先王 表》和曹不《答诏》引 「起 的 。 据《表》 、 《诏 ” 可 知 , 曹植在四月二十八日上表请求于 夏至日告祭先王 , 现在假设当时他在临蓄 , 于是问题就 出来了 。 临苗距邺约一千二百里 , 公文往复 则路程加倍 , 以日急行三百里计 , 道途所化的 时间就超过了八天 。 这就 意味着当曹植接到答诏时早巳过了夏至 , 曹王发诏欲阻止其求祭先 王 , 岂非落空而失去了任何意义?又植《表》云 ” 臣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 ” , 《答诏》也 说 “欲 祭先王于河上 , , 』清楚 地表明曹植欲祭先王的地点是在 “河上”, 而此 “河” 又在其 居处之北 。 有人认为 “河” 就是临蓄附湿的淄水 , 但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 , 淄水在 临苗东南 , 就其方位而言显然与植 《表》 、 所说的 样北河? 不合 。 且事实上 , “河” 在古籍中 专指黄河 , 《三国志》及曹王 、 曹植作品中以 “河‘ 稍嘴河的 例证在在皆是 , 而未见有以 “河” 指称淄水时 , 因此《表》 、 《诏》所说的 “河上双, 当是黄河之畔 。 于是问题又出来 了 : 很设当时曹植就国于临蓄 , 而临菌去黄河甚远厂那么他何以不惮长途跋涉 , 赶去黄河附 近举行祭祀呢?这实在令人难以思议 。 所以上述种种疑点表 明 , 就国临 蔺说与《表》 、 《诏苏所反映的实际情况颇相抵悟, ’看来曹植初就国的所在地似不在临曹 , 而在北傍黄河 , 离邺城不远的某处 。 当然 , 这个推测有待于其他史料作出验证 , · 看一看究竟有无道理 。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八引曹植《迁都赋序丫曰 : 余初封平 原 , 转出临 蓄 , 中命郊城 , 遂状雍丘 , 改邑浚仪 , 而末将适于东阿 , 号则 六易 , 居实三迁 。 连遇弃土 , 衣食不继 。 这篇残序历叙封号的变易 , 又指 出 “ 号则六易 , 居实三迁匆的事实 , 是探讨曹植居址的 重要材料 。 据 “末将适于东阿” 一语可知 , 《迁都赋加当为太和三年(2 29 ) 徙封东阿王后 , 将由雍丘迁居阿时所作 。 对照本传的记载 , 序中缺一安乡侯 , 又雍丘曾有两封 , 即由渡仪而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5:51 , Processed in 0.80096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