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人才观上看蜀汉之兴亡
(0 次评价)3575 人阅读0 次下载
失守 , 关羽身亡 , 刘备举倾国之师 , 压向东吴 , 但由于报仇心 切 , 而犯兵法之忌 , 匕百 里连营于一矩 , 刘备也死 于 白帝城中 , “关 羽毁败 , 株归磋跌 ” 。 这对 于诸葛亮来说 , 是再度 “受 任 于败军 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 圃 ” 。 他分析了当时损兵折将后 内部空虚的形 势 , 再 次 施展出政治 、 军事 、 外交 上的 杰出才能 , 派人与孙吴再 次结为联盟 , 并进行南 征 , 得到了兵 源和物资的补充 , 继而开始了 “ 六出祁山 ” 。 当此 之时 , 蜀汉 的力量在 各方 面都比曹魏要差得多了 , 除了经济力 、 军力落在曹魏 之后外 , 还 有一个不可忽视的 因素 , 就是蜀汉 的人才缺乏 。 诸葛亮在 《后 出师 表 》中 说 : “ 自臣到汉中 , 中间暮年耳 , 然丧赵云 、 阳群 、 马玉 、 阎芝 、 丁 立 、 白寿 、 刘都 、 邓铜等 及曲长屯将七 十余人 , 突将无前 。 贪臾 、 青 羌 散骑 、 武骑一千余人 , 此皆数十 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 非一州之所有 , 若复数年 , 则损三分之二也 , 当何以 图敌? ’’ 从这里 , 我 们看到 , 蜀汉不仅是高 、 中级干部缺乏 , 就是下级干部和训练有素的战士也 非常缺乏 。 国力既不如曹操 , 诸葛亮心中当然明白 , “ 然不伐贼 , 王业亦 亡 , 惟坐待亡 , 孰与伐 之 ? ” 如果仅仅凭借崇山之固 , 偏安一 隅 , 面对强大的曹魏政权 , 是不可 能持 久下去的 , 只有以攻为守 , 才可能勉强与魏抗衡 , 这就是诸葛亮 “六出祁 山 ” 的动机所 在 。 干部日益损耗 , 人才日整 , 更增加了北伐的紧迫感 , 所以诸葛亮迫不 及待地在六年 多时间 内北伐五次 , 最后 因体力不支 , 病死于五文原 。 诸葛亮死后 , 蒋碗 、 费伟相继执政 , 局面尚能维持 , 但已不如诸葛亮之时 , 到 了姜 维继掌兵权的时候 , 蜀汉 的力量已经很弱了 。 姜维曾被诸葛亮称为 “敏于军 事 , 既有胆 义 , 深解兵意 。 此人心存汉室 , 而才兼于 人 。 ” 诸葛亮在后期起用姜维 , 还是 有其战 略眼光的 , 因为蜀汉所进行的北伐 , 其中主要经过的道路是取道羌人 居住的凉州 , 姜 维乃 “ 凉州 上士 ” , 深得人地因缘 , 以利 用那里的粮食和战马 , 对北伐极其有利 。 在北 伐战略的执行上 , 姜维要比蒋 、 费二人 坚决 , 但他是荆州 、 东州 、 益州三大集团之外的 人物 , 孤立无援 , 而且军事才能又在孔明之下 , 身边的战将也是远不如赵云,关羽 的廖 化 、 张翼之流 , 故 “累 年攻战 , 功绩不立 ” , 朝野上下 , 怨声四起 , 宦官黄皓干预朝 政 , 蜀汉政权偏安一 隅的局面难以维持下去 , 覆亡指日可待 。 景耀六年 (公元26 3年) , 魏将钟会 、 邓艾把进军 的矛头直指成都 , 益州地主集团劝刘禅投降 , 立国四十三年的蜀 汉 , 终 于灭亡 。 三 国的斗争 ,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之争 。 孙 、 刘 、 曹都意识到 : 谁能够招附和重 用大批的文武人才 , 谁就会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 蜀汉兴起较晚 , 占地 最小 , 人才资源本来就不如曹魏 , 这是造成 “人才暖乏” 的客观因素 。 但是 , 如能在有 限的条件下努力发现和适当地使用人才 , 那么 , 也可使蜀汉的局面相 当的改观 。 然而 , 蜀汉在人才问题上犯了一系列 的错误 , 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 : 第一 , 人才选拔范围的狭小 。 诸葛亮排斥益州 土著集团 , 而 注重荆襄集团 , 缩小了 · 诸葛亮传》注 。 · 姜维传》 。 . 11 4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17 , Processed in 1.1132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