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魏五铢考述
(0 次评价)3727 人阅读0 次下载
安阳 、 邺城 、 西安 、 咸阳 、 武威 、 鄂城 、 衡阳 、 镇 江等地出土的同类五株钱的主 要特征一致 。 朱然墓下葬于赤乌十二年( 249 年) , 高 荣墓下葬于赤乌元年(238年)以前 , 两墓都 属三 国时期墓葬 , 因此墓中所出的钱币 , 不会 晚于这个时期 。 原来把压 “ 五 ”压“ 金 ” 一类五 株钱断在六朝时期 的说法 , 应予更正 。 此外 , 朱然 墓中还发现了太平百钱 、 定平一 百 、 五 朱 、 五五 、 金金等多种钱 币 , 对于它们的断代 , 也应该重新认识 。 在已经掌握的考古发掘资料中 , 尚未在 东汉以前的墓葬和遗址中发现这类五株钱 , 故其上限不应在东汉 以前 。 就其制作特征分 析 , 它们应是东汉末年剪边五株钱的继续和 发展 , 因此其铸行时代当始于三国时期 。 根据史书记 载和遗存实物 , 孙昊铸行的 钱币有大泉五 百 、 大泉当千等 , 自成 “大泉”体 系 , 小钱则沿用前朝旧钱 , 压 “五”压“ 金 ”一 类 的五株钱 , 制作风格与吴钱大相径庭 , 当非吴 地所铸 。 蜀汉 五株的特征比较明确 , 亦是自成体 系 , 已被钱币学界所公认 , 压 “五”压“金”一 类 的五株钱 , 显 然亦非蜀地所铸 。 史有曹魏铸五株钱 的记 录 , 压 “ 五 ” 压 “ 金 ”一 类五株钱 在曹魏所辖地区又多有发 现 , 特别是魏都许昌的窖藏出土 , 洛阳 、 安阳 、 邺城等地的多次发现 , 均为明证 , 故把它们断 为曹魏五株 , 应是可信的 。 二 魏五蛛考述 这类五株钱尚有版别差异 , 或与铸期先 后 , 铸地不同有关 , 有待再作进一步研究 。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辑部就这次论证做了 记录 , 并整理成纪要 , 中国钱币杂志也及时做 了消息报道 。 二对于曹魏五株特征的剖析 现在我们所认识的曹魏五株 , 最主要的 特征是 : 钱面外郭侵压钱文 , “ 五 ” 字缺右上 、 右下两角 , “ 株 ”字金 旁左上 、 左下两角也被侵 压 。 这恰是当时劣质货币充斥市场的反映 。 自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 11 6 一前 11 1 年)完成中央集权铸币以后 , 五株钱面背均铸 有隆起的周郭 , 这 不仅是 防止磨钱取铜的一 项措施 , 更有益 于钱币整体制作的完美和规 范 。 它一改以往铸 币不修边幅的粗犷形象 。 这 项规定 , 通两汉 之世 , 没有更改 , 凡政府所铸 造发行的钱币无 一例外 , 因此钱文残缺的五 株钱不会是两汉政府铸造发行的 。 但是 , 我们从《洛阳烧沟汉墓》和《洛阳西 郊汉墓发掘报告》的资料分析 , 还可以看到 另外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 , 这就是磨边钱 , 剪 边钱 , 对文钱和蜒环钱(图五)的出现 和演变 发展 。 根据出土资料 , 我们可以知道 , 大概在西 汉 元帝(前4 8一前3 3 年)以后 , 民间已有磨 边取铜的现象 , 到西汉末年 , 磨边钱成为一种 经常可见的钱币 。 但是磨边钱仍然保留着完 舒 工一 所谓 “魏明 帝五株钱气原 大) 缈@缈 窃叠@ 图二安阳西郊出土曹魏五株(原大) 图三许昌张潘乡出上曹魏五株(原大) , 29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31 , Processed in 0.9458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