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魏屯田客的兵役徭役负担问题
(0 次评价)3206 人阅读0 次下载
兵户多 , 兵源充足 , 故自魏文帝至晋武帝的七十年间 , 国家很少征调或召募自耕农服兵 役 D 。 连自耕农都很少有兵役 , 更何论屯田客 。 曹髦要典农慰恤的 “门户” , 非指 屯田客户 , 是指兵 户 ; 因为那 时大多数兵户也 是 屯田户 , 归典农管辖 , 所以曹髦才叫典农进行 慰恤 。 在近人著作中用来证明屯田客有摇役负担的资料主要有两条 , 下面分别予以论述 。 其一 , 《晋书》卷二《文帝纪》称 :“正始 初 , 为洛阳典农中郎将 。 值魏明奢侈之 后 , 帝镯除苛碎 , 不夺农时 , 百姓大悦 。 ” 有人认为 , 这 “苛碎” 是指影 响农时 的兵役摇役 , 在 晋 文帝司马昭镯除之前一直存在 。 此说不确 。 按 “苛碎”, 应是指超出正 常制度以外的附加 力役 , 即不合法的力役 。 如为正 役 , 即使影响了农时 , 统治者也是不能称为非法 的 “苛碎” 的 。 查 , 毋丘俭在 魏明帝时为洛阳典农 , 曾上表反对魏明 帝 “取农 民以治宫室 ” 豹 。 可说 明 被征调 的农民中有屯田客 。 司马昭镯除的 “苛碎”, 大概 就 是指中央征调 屯田客服摇役这一 类的剥削 。 这一事例 , 只能说明曹魏中央通常不征调 屯田客服摇役 , 魏明帝因大修宫殿 , 人 力不足 , 才临时征调屯田客服役 , 但这是不合法 的 , 所以被司 马昭以 “ 苛碎 ” 之名镯除 。 其二 , 《晋书》卷 二六《食货志》载东晋太兴二年 (3 19年) 所上表云 :“宜 简流人 , 兴复农官 , 功旁报赏 , 皆如 魏武故事 : 一年中与百姓 , 二年分税 , 三年计赋税以使之 。 ” 有 人认为 “分税” 和 “计赋 税以使之 ”, 是 屯田客除缴纳 分成地租外 , 还得负担 一般农民的赋 税和摇役 。 我认为 , 这样解释有问题 。 应詹说 的 “魏 武故 事 ”, 文字虽似通俗 , 然实不易诊 释 。 我的理解是 ,“一年 中与百姓 ”, 即生产物统归 百姓所有 , 第一年完全免租 。 “二 年分 税 ”, 即第二年开始征收部分地租 。 “三年计赋税 以使之 ”, 即征收全部地租 , 并根据每个 屯田客应纳地租的全额课使他耕种 足额的土地 。 据我研究 , 曹魏规定每个屯丁要耕种五十亩 土地 , 如四六分 成 , 一般应纳一百二十解谷 。 “计赋 税以使之 ”, 或许就 是据一个屯丁要 纳一百二十解谷 , 课使他耕种五十亩土 地 , 以确保地 租的 收入 。 总之 , 我认为 “魏武故事” 的一年 、二 年 、 三年的规 定 , 仅是指地租的征 收 由免租—部分征租—全部征租这个过 程 。 如果把 “分税” 和 “计赋税” 解释成屯田客既要缴分成租 , 又要负担一般农民的赋税 , 这是很难令人同意的 。 因为不仅在史书中看不到 屯田客要负担一般农民赋税的影子 , 而且屯 田客也负担不起这种双 重的税收 。‘ 如果屯田客的负担这样沉重 , 屯田制度能持久吗?因此 , 说屯田客只有分成租负担而无赋税 负担 , 更为接近事实 。 若如此 ,“二年 分税 ” 的 “税” 和 “三年计赋税” 的 “赋 税 ”, 应该是指 同一个东西 , 即分成租 。 应詹所以把 它分为两项来说 而不嫌重复 , 似乎也只能理解为第二年由于屯田客开 垦的 土地 尚不足领 , 故只收部分地 租 , 第三年则 收全租 。 再 ,“计赋 税以使之 ” 的 “使之”, 也不能解释为摇役 , 如解释为摇役 , 这 句话的意思就成了 “ 据出税多少科派 相应的摇 役 ” 。 但魏晋南北朝的摇役是按丁科派的 , 与 出税多少无关 , 这种解释 没有根据 。 而赋税能不能收起来 , 与耕种 土地 的多少是 密 切 相关 的 , 所以我把 “以 使之 ” 释为督课耕种足额的土地 , 似乎也较为 合理 。 从宏观来 看 , 尽 管曹魏前期否认地主 的佃客有免役免税的权利 , 曹魏 地方官也的确惩办 了一些 “征 调不肯如法 ” 的 地主佃客 , 但据推 想 , 当时有权势的地主 佃客大概多数还是不 向 国家服役纳 税 , 因为仅凭曹操 的一 纸令文 , 是很难彻底改变从两汉以来地主 佃客就不向国家 服役纳税这种情况的 。 曹魏 的屯田制度虽然上承两汉 的边地屯耕 , 但在剥削方式 上更多是从 地主学来的 。 曹操一方 面尽 量强迫地主的佃宫向 国家服役纳税 , 迫使 他们脱离地主的控制 , 另方 面则允许屯田客只 向叫家缴 地 租而不服 役纳税 , 实际 上是 给予 屯田客以国家荫户 的合法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21 , Processed in 0.9311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