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主题复合论
(0 次评价)4537 人阅读0 次下载
代的分合过程也就是由东汉的衰亡到魏、 蜀、 吴三 国的肇建,再由三国的先后衰亡到西晋统一的漫长 过程。 不过,小说所描写的三国时代不同王朝的兴亡 过程还蕴藏着另一层含义,即一个王朝的兴亡取决 于社会的治乱。正如第三十七回崔州平对刘备所 说的:“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 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入治也。 至哀、 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汉,又由治 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 今二百年,民安日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 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 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 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 不得而强之乎?” 在崔州平看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就 是由治与乱的循环往复构成的,是一种螺旋式的发 展,由乱而入治,又由治而入乱;乱极而治,治极而 乱,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规律。治乱背后包含的另一 层含义是:治世即太平之世、 统一之世;乱世即衰微 之世、 分裂之世。崔州平的这番议论自有其正确的 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相。遗憾的 是,他对历史的分合、 社会的治乱完全抱一种宿命 的态度,认为这是 “定数” 、“命数”,要人们以消极的 态度去顺应它、 服从它,反对人们用主观所为去改 变东汉末年社会的分裂、 混乱局面。因此,志在 “上 报国家,下安黎庶” 的刘备听了后才会感到不以为 然,说:“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身为汉胄,合当匡 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张飞则更斥之为 “腐 儒” 。可见刘备与张飞对于这种面对天下大乱而无 所作为的态度都是否定的。 基于这种求治而厌乱的心理,作者对治国有 方、 勤政爱民的明君贤相如刘备、 诸葛亮可谓推崇 备至。第三十五回借徐庶之口称颂刘备道:“新野 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 刘备从夺取汉中,取 得东西两川,进位汉中王,仅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出 现了 “东西两川民安国富,田禾大成” 的盛世局面。 在蜀汉遭遇夷陵惨败,刘备新亡,国力大损,民心不 稳的危急情况下,作为主政者的诸葛亮宵衣旰食, 励精图治,不到三年时间,蜀汉竟出现了 “两川之 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 熟,老幼鼓腹而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 器械,应用之响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第 八十七回)的盛世景象,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 溢于言表。与此相反,小说在追寻东汉末年社会动 乱、 国家分裂的原因时,对桓、 灵二帝的宠信宦官, 乱国败政则表现了极大的痛恨。诚如诸葛亮在 《出 师表》 中所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于桓、 灵也!” 从小说表面看,作者似乎讲社会的分合和王朝 的兴亡多,而涉及国家统一的问题少,然而在社会 分合、 王朝兴衰的表象之下却渗透了作者反对分 裂、 期盼统一的强烈愿望,并在社会分合、 王朝兴亡 的变化、 发展中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即统一是 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实,小说在叙述、 反映社会分合、 王朝兴替的 现象时本身就蕴含了统一为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的 真理。如前引小说结尾的一段议论时所说的:“自 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统一之基矣。此所谓天 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从中可以看出 作者对西晋的削灭魏、 蜀、 吴三国,重新统一全国的 肯定与歌颂,并认为西晋的统一反映了 “分久必合” 的 “天下大势” 。基于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作者对危 害国家统一的各种势力和人物都予以否定和谴责, 诸如桓、 灵二帝、 董卓、 李 、 郭 、 吕布、 袁术之类。 特别是对曹丕的篡汉自立、 以魏代汉的行为更是予 以严厉的谴责,指斥其为 “篡夺” 、“谋逆” 。小说借 汉献帝之后、 曹操之女之口谴责说:“俱是汝等乱贼 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宇,威震天下,犹 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夺汉室,皇 天必不祚尔!” 果不其然,当曹丕上演尧舜禅让的闹 剧时就发生了上天示警的现象。小说写道:“忽然 台前卷起一阵怪风,飞沙走石,急如暴雨,对面不 见,台上火烛尽皆吹灭”,曹丕本人也 “惊倒于台 上”,“数日不能设朝”(第八十回)。上天示警的说 法当然不足据,可作者这样写自是为了表达对曹丕 篡汉的否定与谴责。因为在作者看来,东汉王朝尽 管已经衰微至极,汉献帝也成了傀儡皇帝,但只要 东汉王朝的正统还在,只要汉献帝这块招牌还在, 它就还有稳定人心的作用,天下也就不至于四分五 裂,至少还能维持天下一统的表象;而一旦曹魏代 汉,东汉王朝名实皆亡,汉献帝由君变臣,就必然导 致那些本就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阴谋家群起效尤, 纷纷称王称帝,自立封号,另立疆土,到那时天下大 乱的局面也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对于蜀汉的立国,作者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在 作者看来,刘备本是中山靖王之后、 孝景皇帝阁下 玄孙、 当今皇上之叔,本就是正宗的皇室血统,他又 31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0:43 , Processed in 0.9888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