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
反映元代历史的小说
,
有《青史演义》
。
反映明代历史 的小说
,
有《英烈传》
、
《续英烈传》
、
《精机 闲评》
、
《
辽海丹忠录》等
直是洋洋洒洒
,
蔚为大观
。
正如可观道人在《新列 国志叙》中所
概括的
:“
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
,
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
,
汪洋百余
回
,
为世所尚
。
嗣是效擎日众
,
因而有《夏书》
、《
商书》
、
《列国》
、
《两
汉》
、(
唐书》
、
《残唐》
、
《南北宋》诸刻
,
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
。”
事实非常明显
:
如此多的历史演义小说
,
不管其成书过程如何
,
都 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三 国演义》的影响
。
综观《三 国演义》和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
一些共同的创作规律
:
第一
,
以史为经
。
从艺术渊源来看
,
历史演义小说与宋代
“说话”
艺术中的
“讲史”
一门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讲史”
的内容是
“讲说
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 ,
。
但
“讲史”
艺人主要是从史传中撷
取故事的由头
,
讲说中的随意性很大
。
从《三国演义》开始
,
历史演义
小说增强了
“史”的意
识
,
减少了
“讲史”对待重
大历史事件的随意性
。
绝大多数历史演义小说
,
均以历史的演变发展为主线
,
参照 正史
、
野
史及各种笔记杂传
,
或叙述一朝一代的得失盛衰
,
或讲说朝代之间的
兴亡更迭
。
其中
,
叙述宋代以前历史者
,
往往不同程度地参考了司马
光的《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和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简称《通鉴
纲目》)
;
叙述 宋元历史者
,
明显受到《宋史》
、《
三朝北盟会编》
、
《元
史》
、
《蒙古秘史》等史书的影响
;
明人叙明朝历史
、
清人叙清代历史
者
,
亦取材于当时的公私记载
。
应该说
,
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质的规
定性
。
尽管各部演义小说的作者对历史的认识有深有浅
,
对
“
史
”
与
“文”关
系的把握千 差万别
,
但都力求再现某一段历史
,
使其作品的 主
要内容与史实的基本轨迹能够大体一致
。
象《隋史遗文》那样以乱世
英雄的成长史
、
发迹史为 主线的作品
,
已经是历史演义的变体
,
而 近
乎英雄传奇了
。
·
4 4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