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妙在假能乱真而不失其真——兼与叶朗等同志商榷
(0 次评价)3439 人阅读0 次下载
首月 明中 ” 的 伤感 , 而这位西 蜀后 主却全无亡国之痛 , 却笑嘻嘻地说 :“此间乐, 不思 蜀 矣I ” 一句话 , 便把这位超级昏人描绘得活灵活现 。 他按照部正 的话说了 , 想表演思 蜀之情 , 由于他缺乏这种感情 , 当然哭不出眼泪 , 只好 闭着眼睛装装样子 。 当他的底子被司马昭 揭穿 时 , 他又是多么老实地承认 :“诚如尊 命 ” 。 这 是典型的阿斗表情 , 典型的阿斗语 言l把阿 斗的憨相描绘得如此逼真 , 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 但象这样全文照抄的不多见 。 可 是 , 即便 是这段来自史书的实录 , 能拿它作为《三 国演义犯 “想象力 、 创造力薄 弱 ” 的例子么?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历史小说 , 也是我国章回小说 的 开 山作 品 。 它叙描的内容巳超出文学的范围 , 牵涉到政治 、 军事 、 经济 、 法律 、 外交 、 析 学 、 美 学 、 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 , 对后世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它用 矛盾交错 、 千变万化的 故事情节 , 栩栩如生 、 各有特征的人物形象 , 再现了一个大动荡的封建时代 , 其艺术成 就是 多方面的 , 有不少东西是带有首创性的 。如关 于战争的摹写 , 是最精采的 , 其艺术水平之高 , 在我国文学史上 , 不仅是古之所无 , 今亦未有 ,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 它描写的人物 多达四百个以上 , 其中至少有四十个以上给人深刻的 印象 , 有不少已成为不朽的典型 。‘己所 以能如此 , 是因它在塑造典型形象 、 刻 画人物性格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 它塑造的典型 形象已能体现了美的辩证法 , 即能用美中有非美和丑 中存在美 、 外美而内丑等艺术手法描绘 正反面人物 。 刻画 的人物性格已能从矛盾冲突中去表现 , 即通过发展 、 对比和内在矛盾去突 出人物性格 。 上述的艺术手法出现在五百多年前诞生 的作品 , 这是难能可贵的 。 即使是在 今 天 , 值得我们学习的还 甚多 。 但是 , 《三 国演义》诞 生以来 , 却受到某些学术权威的 贬低 。 早在明代 , 胡应麟就讥它 “ 绝浅陋可 嗤! ” 清代章学诚批 评 它 “ 惑乱 观者 ” , 而胡 适说 它 “不成为文 学作品 ” , 其理由是 :“ 《三国演义》最不会剪裁 , 他的本领 在于搜 罗一 切竹头木屑 , 破烂铜铁 , 不肯遗漏一点 。 ” 解放后 , 即在一九五九年由历史学 界 关于为 曹操翻案的讨论中 , 有些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历史角度出发 , 说 “ 《三国演义》简直是 }}丫操 的谤书 ” , 说《三国演义 》的作者 “为了宣 传封建正统主 义 的历史观 , 他就肆意地歪 曲历 史 , 贬斥曹操 。 ” 甚至说 :“ 《三国演义》, 把三国的历史写成 了滑稽剧 , 而且 还让后来 的人把他写 的滑稽剧当成了历史 。 ” 由于这些学者 、 权威的 贬低和责难 , 《三 国演义》的 研究工作一直 没有很好地展开 。 而某些学者 、 权威对它 的贬低 迄今还 有深刻的影 响 , 如前述某 些同志认为 “ 胡适批评《三国演义》想象力 、 创造力薄弱是有道理 的 ” , 以及 说它 “在 艺术 方面 并没有什么创造 ” , 足以说明这一点 。 遗憾的是 , 他们的论点并不是从认真研究《三 国 演义》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 而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 不过 , 人民群众对《三国演义 》的评价 却与某些学者 、 权威截然相反 , 五百多年来 , 它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喜爱 , 久而不 衰 。 有了人民群众的肯定 , 任何人要想贬低或否定它是不可能 的 。可 喜的是 , 从19 83年成都召开的 一屈《三国演义》学术会议以来 , 研究《三 国演义》的人越来越多了 , 并发表了许多有见 地 的论文 , 这些研究成果是对于某些学者 、 权威贬低《三国演义 》最好的否定 。 尽管如 此 , 我 们对《三国演义》的研究还仅是开始 。 它好象一座埋藏着无限宝藏的矿山 , 不能说我们 已将 之开发完了 , 仍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去发掘 。 至于象胡适那样说什么作者 “本领在于搜 罗 一 切竹头木屑 , 破烂铜铁 ” , 用来贬低这部伟大著作 , 这是对祖国珍贵的艺术遗产采取虚无主 义的态度 。 当热 , 我们并不是说《三国演义》已十全十美了 , 已不能找出 “想 象力 、 创造力薄弱 ” 的例子了 ,从古到今, 世界 . 上还找不出没有缺点的书 , 《三国演义》当然不能例外 。但 我们评价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9:12 , Processed in 1.8721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