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为“贼” ,而把镇压黄巾起义的封建阶级人物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称扬
为 “救国扶危, 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 , 这与作者对汉王室的态度恰成比照,
说明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倾向是维护汉王朝的正统地位的。
《三国演义》的重点是写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写
汉末政治的腐败、汉室的衰微和黄巾起义的发生,而这些都不过是为曹操、
刘备、孙权等封建阶级英雄人物的登场做好铺垫,为写三国鼎立的形成布
置背景。因此,对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代表人物的描写及对魏、蜀、
吴三国关系的处理,则更可见《三国演义》的统系观和正统观。
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曾对历史上的曹操的功业才德作了评论,
认为: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鉴申、商之法术,谈韩、白之奇策,官
方授材,各因其嚣,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
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 《三国演义》描写曹操
在讨董卓、剿黄巾、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平定统一北方的
斗争中,南征北战,戎马生涯几十年,斗志顽强,气度恢阔,知人善任,
表现了军事家的才能。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更显示了他军事家的胆略。
作者曾借郭嘉之口将他与袁绍相比, 赞他有 “道” 、 “义” 、 “治” 、 “度” 、 “谋” 、
“德” 、 “仁” 、 “明” 、 “文” 、 “武”等“十胜” ,分析了他可以战胜袁绍的条
件,对其功业战绩及识士用人等领袖人物素质加以赞美,可以说大体与史
评略同,与历史上曹操大体相符。但对赤壁战后,当曹操位高权重,挟天
子令诸侯,谋魏公魏王,僭越专权时,作者则态度有变,明显表现出抨击
贬斥的意向,不仅称之为“国贼” 、 “反贼” ,而且利用情节描写贬斥他“托
名汉相,实为汉贼” ,为忠直之士所切齿痛恨。综观全书,作者立意是要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