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连续剧、绘画等各种形式。
1993 年底开始播出的 108 集广播连续剧《三国演义》 ,是四川人民广播
电台建台以来最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之一,它先后荣获国家级特别奖、省
政府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荣誉奖,可以说是四川当代文艺史上的一座
丰碑、中国广播剧发展史上空前的壮举!在广播连续剧《三国演义》创作
的十一年间(1982—1993) ,沈先生几乎全程参与了策划和审稿,并建议将
原计划的“广播系列剧”改称“广播连续剧” ,和毕玺先生共同制定了完整
的规划:全剧划分为 28 部,共 108 集。可见,沈先生一直就是“一个忠实
的支持者、热情的协助者和宣传者。 ” (20)
在 1991 年 11 月的“中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期间,沈先生和
著名导演王扶林讨论了《三国演义》改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
征等问题;在考查川北三国遗迹时,他又多次向王扶林解答一些具体问题,
如刘备夺取益州的进军路线、绵竹双忠祠的来历、德阳庞统墓的真伪、绵
阳蒋琬墓的沿革、剑门关的兴废等等。1992 年 3 月,为了筹拍“七擒孟获”
这个情节单元,王扶林到西南地区考查期间,沈先生和王扶林着重讨论了
有关“七擒孟获”的若干问题,积极建言献策。1994 年夏开始播出的 84 集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沈先生认为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影响面
最广的”一部作品。 (21)此剧开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亿万观众的广泛关
注,沈先生撰写了著名的《<三国>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一文,(22)全
面且深刻地分析了“ 《三国》电视剧的创作面对着五大矛盾” :小说的浪漫
情调、传奇色彩与电视剧的求实风格的矛盾;小说的丰富情节与电视剧的
取舍剪裁的矛盾;小说的简略描写与电视剧的具体表现的矛盾;小说所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