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界理想主宰着钟惺的思想,并贯穿在钟惺的诗文创作和评点批评中。
钟惺的老师用读史的方式来教育他,培养他的是非观念。读史的习惯
使钟惺崇尚古人,要求“怀抱古今” ,并做到“于古人经世之旨颇有所窥” 。
[2]对于史书的熟悉,包括对它们的内容、形式、主题与风格的把握,使钟
惺的心中积累下了特定的阅读经验,因而,在他阅读《三国演义》时,既
成的阅读经验与新作品形成了一种隐秘的关联,他不知不觉就带着由过去
作品所形成的阅读眼光来看新作品。所以在《三国演义》评点中,随处可
见钟惺以史为标准评价衡量人物道德行为,传统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是
他品评人物的主要根据。
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读者的前理解已经预先决定了他的阅读结果—
—审美认识和理解的方向,虽然这同时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性质与特点。
读者的审美期待无时无刻不同化着他的阅读结果,所以,研究钟惺《三国
演义》评点的理论内涵不能忽略以上三个方面。
二、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思想倾向
在传统的观念中,历史研究主要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
忠奸善恶进行评价,钟惺评点《三国演义》也不例外。他把目光集中在主
要人物身上,侧重对人物性格的品评,观点鲜明,语言简练,从评点方式、
品评标准来看,既彰显了作家的创作特点,又表现出钟惺的批评观点。
1.坚持忠义标准
忠义,在封建时代是一切社会品德中的至高境界。忠义的观念早就深
入人心。钟惺从小就受史书的熏陶,传统思想在钟惺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
影响着他对《三国演义》人物的评判。钟惺衡量评价人物的主要标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