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然而, 我们只要仔细研读 《三国演义》 所依据的主要正史材料—— 《三
国志》及裴注,就会发现: “中牟县令”陈宫做这个“证人” ,纯粹是罗贯
中虚构的。首先,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为陈宫立传,而且翻遍陈寿
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根本就没有提到陈宫担任过“中牟县令” ,更
没有提到他“捉放曹”的故事。据《三国志·魏书·任峻传》载: “汉末犹
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2]联系上下文,当时正是董
卓作乱之时,也正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刺卓未遂向东逃回家乡之时( 《三
国志》及裴注根本就没有曹操行刺董卓的记载! ) ,可见当时的“中牟县令”
是杨原而非陈宫。而关于“捉放曹”的故事,在《三国志》及裴注中有这
么两段记载——一段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 “卓表太祖(即曹操,
下同)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
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另一段是裴注引
《世语》曰: “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
太祖, 以世方乱, 不宜拘天下雄俊, 因白令释之。 ” [3]这两段史料足以表明,
“捉放曹”的故事与陈宫毫无关系。
其次,陈宫虽然与曹操有过一定纠葛,但从未有过共同在成皋吕伯奢
家里“觅一宿”的经历。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初平三年(公
元 192 年) ,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 ,时任兖州太守的刘岱战死。裴注引
《世语》曰: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 ‘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
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宫说别驾、治中曰:
‘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
鲍信等亦谓之然。 ”[4]这是陈宫第一次在《三国志》及裴注中出现,也是第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