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一九九九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0 次评价)7329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志演义》和《水浒传》的小说家罗贯中,并无证据。其二, 万历年间个别 文人有关《水浒》的记载,或来自传闻,或出自想象推断,也没有材料依 据。他认为,最早最可靠的资料有两件:一是庸愚子(蒋大器)写于弘治 甲寅(1494)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一是郎瑛在《七修类稿》中的两段 文字。据此分析,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代中叶弘治初年,作者罗贯 中是成化、弘治、正德间人,他与元明之际的戏曲作家罗贯中是不同时代 的两个人。这两篇论文,是对“成书于元代中后期” 、 “成书于明中叶”两 说的最新阐述,均不同于传统的“成书于元末明初”说。对这一重要问题, 也需要继续作更精深的研究。 关于版本。张宗伟的《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非今见〈三国演义〉 最早刻本》 (载《明清小说研究》1999 年第 1 期) ,针对张志合的《黄正甫 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刻本考》一文(载《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1994 年第 2 期)进行辨析,认为: “黄正甫刊本不仅不是今见 《三国演义》的最早刻本,而且是《三国演义》今存明刊本中出现较晚的 一种,孙楷第先生把它定为明天启间刊本是可靠的。 ”作者还对近年来部分 学者所持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并非罗贯中原作”的观点表示了 异议。 三、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本年度有关艺术成就的论文将近 30 篇, 是近几年来此类论文数量最多 者。从其内容来看,比较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与审美特色。王海洋的《历史与现实的 交融透视》 (载《江淮论坛》1999 年第 1 期) ,运用现代阐释学理论,对《三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1:20 , Processed in 1.0281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