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进一步传播的渠道或方式问题(In with channel) 。
徐庶:天机的泄漏与二次传播的完成
司马徽为刘备设下了一个谜局,这个谜局无时无刻不困扰着他。怎么
破解这个谜局,在传播者、受众、信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涉及的是如何
传播的问题。由于传播并非一个单向的“直线模式” (2) ,也许表现为“循
环模式” (2) ,也许表现为“互动模式” (2) ,因此才会有“一顾”之前和
“二顾”之中的许多“误认”发生。 “误认”的过程既是受众对传播内容逐
步接受的过程,也是传播效果进一步得到确认的过程。但这个谜局的破解
显然依靠刘备单方的力量是完不成的。因而,在“一顾”之前插入的小诸
葛徐庶事件,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正如“将有南阳诸葛庐,先有南漳水
镜庄以引之;将有孔明为军师,先有单福为军师以引之” (1) 。行文之佳,
妙在曲折;传播之妙,妙在错落。刘备对徐庶的“误认” ,既是司马徽信息
效力的延续,又是进一步接近事物本真的必然。即便如此,徐庶亦不肯以
真名示之,偏以“单福”名之;更不于新野造谒刘备,偏待市上行歌,马
前邂逅。本以为君臣遇合,偏又以相马作一波澜:一则将欲事之,乃先试
之;一则将欲用之,忽欲拒之。
如果将徐庶放到整个品牌传播网络中,就会发现,作者是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于引出诸葛。引诸葛不是直接推荐,而是偏插入“老母被囚”这
个事件为药引,以破解司马徽留下的谜语。刘备长亭送别的殷殷情意,终
于使得徐庶去而复返走马荐出了诸葛亮。伏龙正是诸葛亮!其人有经天纬
地之才,可比周之吕望、汉之张良!天机终于泄漏了,信息通过徐庶得到
了二次传播和确认。二次传播的效果不仅强化了司马徽言语行为传播的力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