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气。 《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其生平之志,略无掩饰做作之笔。文中自称: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虽是实情,然非他人所
敢言。
《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这时曹操已经统一了淮河
以北的广大地区,政权逐渐巩固,在这种时候,有人说他将要“篡权”自
立,也是很自然的。为了表明自己并无异心,曹操在文章里真诚地叙述了
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愿望:起初只想作好郡守,以建立名誉;
后逢世乱,又想隐居读书射猎,谢绝交游;被征为典军校尉,又想为国家
建立功业,博取封侯,死后能在墓碑上题上“征西将军”的衔名;兴兵讨
伐董卓,招募兵士时常常自我克制,不欲多招,以防“兵多气盛” , “更为
祸始” 。及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的时候,依然效忠汉室,并无不
逊之志。文章历引齐桓、晋文“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 ;周文王“三分
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这些“以大事小”的例子,以齐桓、晋文和周公
自励自况,情感真挚。文中历叙古人行事,写乐毅不忍图燕,蒙恬自知必
死而守义,都非常动人。特别是当他写到愿让三子接受恩封以为“外援”
一段,紧接着即写“介推之避晋封” 、 “申胥之逃楚赏”等史事,对比之下,
自己感到十分惭愧,表示“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的内疚之情,很
自然地把文章归到“让县”这个本题,使人不感觉到“让县”的虚伪。设
身处地去想,在当时天下三分,各地军阀尚蠢蠢欲动的情况下,能镇住北
方的实权人物除了曹操还有谁?曹操的不让贤除了巩固自己实权的一点个
人因素外,实在是从国家的安危考虑的。况且,曹操虽有一统天下的决心,
但并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他说: “天命若对我开眼,我就做周文王” 。公元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