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213 年,曹操封为“魏公” 。公元 215 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 216
年,再被晋爵“魏王” ,受九锡,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虽仍为汉臣,
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但仍未篡汉自立。 《三国志》里陈寿对曹
操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
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
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
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矣。 ”
处于高位的曹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赤壁之战惨败后,曹操退回北方,决计选拔人才,励精图治。在用人
方面他不重个人的门第出身,而是唯才是举。曹操最重用有“治国用兵之
术”之人,其次重用文人。文官郭嘉、满宠等,武官张辽、徐晃、于禁等
都为曹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建安七子”与才女蔡文姬都是曹操
的幕僚。
《短歌行》是曹操渴慕贤才的代表作。诗歌的主题明确,就是希望有
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影响,实现他一
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打击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 ,为此而先后
发布了“求贤令” 、 “举士令” 、 “求逸才令”等。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
“求贤歌” ,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
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
政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