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奇才 狂士 诤臣——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审美特色
(0 次评价)616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前车之鉴不可不记取。庞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宜从权变”的思 想,并引经据典,以历史上圣君贤王的例子来说明其权变思想的正确性。 他用“逆取顺守”(《汉书》)、“兼弱攻昧(《尚书》)汤、武之道也。”(同 上)“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义?”等开导刘备。也 即等事成之后,加于补救,也不失信义,仍合于“天理”。最后,统还提 醒道:“今若不取,终为他人所取”,提出情况的严重性及后果,以引起 刘备的重视,从而吸取荆州的教训。庞统言语至此,刘备仿佛茅塞顿开, 心悦诚服地感叹道:“金石之言,当铭肺腑。”刘备终于下定取川决心。 客观地说,刘备在获得孔明的辅佐之后,虽然取得一些胜利,尤其是 与东吴联合抗曹,取得赤壁之战大胜。但刘备集团处于弱势的局面仍未根 本改观,还不足以与魏吴鼎足抗衡。庞统不仅为刘备开辟西川基业提供了 理论指导,同时在实践中,为刘备建立西川基业开辟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庞统虽在取川成功在望之际,壮志未酬身先死。但其却在短暂的时间里为 刘备集团开创西川基业建立了丰功伟绩,表现出奇绝的谋略、超凡的枢机、 杰出的才能。这一切又无不显示出庞统形象的人格魅力,散放出怡人的审 美情趣。 (二)刚正的狂士 本文称庞统为刚正的狂士。为“狂士”下的定语是“刚正”。刚正是 庞统形象又一美学因素。庞统不仅是一个难得的奇才,同时也是一个刚正 不阿、被屈待的人才。天下奇才或因机遇、或因个性等原因被埋没、被误 解而屈沉一隅的人屡见不鲜。庞统则因未遇知己之主或埋没于襄阳,或屈 沉于江东。尽管早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已通过鲁肃多用其谋。事实上,统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5 00:31 , Processed in 1.0521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