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0 次评价)624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说自身的艺术能力,不能把三国故事如此广传,书中人物如此深入人心的 功劳,一古脑儿记在罗贯中、毛宗岗的账上。 ”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 以来要求理解历史的人民对于三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的特别关注之 情, 还要加上各种文艺形式帮助传播之力③。 这样的认识, 比之仅仅从 《演 义》自身的艺术成就来找原因,显然更为全面和深刻。又如:八十年代中 后期以来,在对《三国演义》的文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一些学者 从人才学、谋略学、管理学、领导艺术等角度观照《三国演义》 ,出版了多 部“应用研究”的著作,就是把《三国演义》当作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 晶,当作人生的启示录来进行研究。这完全是可以的。当然,这种“应用 研究”不是《三国》研究的主体,更不是《三国》研究的全部。在新的世 纪里,我们更应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三国演义》进行全方位的研 究。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演义》的文学特征和成就继续进行精 深的探讨;二是将《演义》置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深入发掘其文化 内涵;三是全面总结《演义》对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广泛影 响。这样, 《三国演义》研究的天地将是无限宽广的。 2.积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的历史证明,研究方法的更新具 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问题不只是一般的工具问题,还有一个哲学上的 方法论层次和认识论深度问题。古代小说研究的每一次历史性进步,都与 研究方法的变革有关。二十一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的历程,也证明 了这一点。例如:对于诸葛亮形象,许多学者都作过精彩的论述,丘振声 先生的论文《万古云霄一羽毛》 、陈翔华先生的专著《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④便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代表;而黄钧先生则独辟蹊径,从母题学的角度进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1:11 , Processed in 4.7589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