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略论“为曹操翻案”
(0 次评价)6011 人阅读0 次下载
3 论断却是正确的;他提出“为曹操翻案”的目的是要给历史人物曹操以较 高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这也是正确的。经过争鸣,史学界和文 学界的大多数同志对于历史上的曹操的评价终于逐步趋于一致。此后出版 的中国通史和文学史,多数都对曹操作了较高的评价。因此,尽管许多同 志不赞成“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不同意郭老的某些具体论述,却不能 不看到他提出这个口号对于引起学术争鸣的积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场争鸣,促进了广大文史工作者努力学习马克 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进程,观察历史现象, 评价历史人物。正如当年不赞成“为曹操翻案”的李希凡同志所说的那样: 无疑的,这一争论,对于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有着很大意义 的。因为问题讨论的性质,并不局限在曹操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上, 而是通过讨论,终于会树立起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观点。 ( 《历史人物的曹操和文学形象的曹操——再谈〈三国演义〉和为曹 操翻案》 , 《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第 79 页) 今天,当我们重新来回顾这场讨论的时候,应该说已经向着这个目标 前进了一大步。这当然是广大文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郭老的 倡导之功却是必须肯定的。他对于创立和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的 重大功绩,包括他对于正确评价曹操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 还应该指出,郭老在争鸣中发扬学术民主的作风也是十分突出的。在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与他商榷的文章之多,讨论的问题之广,都是罕有 其匹的。而他总是平等待人,既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听取不同的 意见,并且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的某些失误。这种胸襟和气度,实在令人钦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5:22 , Processed in 0.7987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