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曹操虽然是攻打黄巾起家的,但他却受到了农民起义的影响,被迫不
得不采取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由黄巾农民组成的青州军,是他的武力
基础。他的屯田政策也是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树立的。他锄豪强、抑兼并、
济贫弱、兴屯田,费了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把汉末崩溃了的整个社会基
本上重新秩序化了,使北部中国流离失所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来恢复了
生产劳动。自殷代以来即为中国北边大患的匈奴,到他手里,几乎化为了
郡县。他还远远到辽东去把新起的乌桓平定了。他在文化上更在中国文学
史中促成了建安文学的高潮。 (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 ,郭沫若《文
史论集》第 209 页)
郭老的这些话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
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当然,作为剥削
阶级的典型代表人物,曹操也有着十分突出的恶德劣行(对此,我们在下
面还要谈到) ;但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整体上看,曹操对于社
会的发展的的确确是有较大贡献的,在历史上应当占有较高的地位。过去
对于曹操的肯定很不够,这是不公允的,应该作出重新评价。
我们认为,在郭老有关曹操的论述中确有溢美之辞。例如: “曹操虽然
打了黄巾,但并没有违背黄巾起义的目的。 ” “他打了黄巾,而黄巾农民拥
戴他。 ” “他打了乌桓,而乌桓人民服从他。 ” ( 《替曹操翻案》 , 《沫若选集》
第 4 卷第 391 页) “不能否认他是受了农民起义的影响,逼着他不能不走上
比较为人民谋利益的道路。 ” ( 《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序〈蔡文
姬〉 》 ,郭沫若《文史论集》第 195~196 页)这些话显然是不正确的。不过,
郭老郑重指出“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的贡献” ,这个基本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