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0 次评价)5766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是龙于其《笔塵》中曰: “野史芜秽之谈,如《水浒传》 、 《三国演义》等书, 焚之可也。 ”明人谢肇浙《五杂俎》则曰: “惟《三国演义》与《残唐记》 、 《宣和遗事》 、 《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 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 ” (3)P249 小说序跋的主要作用是向 读者推介小说作品,于是,明代文人在为《三国演义》写作序跋时,为了 抬高它的社会地位,努力向正统文学观念靠拢,强调它具有与正统文学相 同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其二,是当时文人思想观念的反映。明代建国以来,统治者为巩固和 加强封建统治,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通过科举考试、学校教育等 国家政策逐渐树立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明代文人也由最初对程朱理学 的被动接受逐渐演变为自觉接受和认同。因此,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 成为明代文人品评褒贬人物的首要标准,他们对蜀汉君臣的忠义、仁慈等 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品质大加赞赏,而对“奸贪谀佞”的曹操则大加 贬斥。 三、清代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倾向性的加强 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在对《三国演义》进行校正、删改、评点的过 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使《三国演义》的正统色彩和伦 理道德观念更加浓厚。 毛氏父子是以李卓吾评本为底本,并参考《三国志传》本来评改《三 国演义》的。毛评本《凡例》即指出,原来的评点中“多有唐突昭烈、谩 骂武侯之语” ,故“俱削去,而以新评校正之” 。因此,毛氏父子在对《三 国演义》进行校正增删的过程中,从情节的设置、史料的运用、人物的塑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12:29 , Processed in 0.9882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