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造到个别用词(如原作称曹操为“曹公”处大多改去)等都对“李卓吾评
本”进行了改造。在毛本中,曹操的形象被丑化,而刘备的形象则被美化。
如“李卓吾评本”第 1 回有一段曹操和刘备的形象描写。如曹操, “李卓吾
评本”曰: “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
出众,笑齐恒、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
吴,胸内熟谙韬略。 ”这段描写中,曹操赫然一位盖世英雄。于是, “毛本”
对这段描写进行了删减,只剩下这样一句: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
眼长髯。 ” “毛本”的贬曹之意已然鲜明。再如刘备, “李卓吾评本”曰: “那
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于下人,喜怒
不形于色。 ”这本是史实,却因有损刘备形象而被“毛本”改为: “那人不
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 ”其褒刘之心也同样鲜明。至此,毛氏父子“拥刘反曹”的主观意图已
非常明显,但在回前总评中仍不忘再加一笔: “百忙中忽入刘、曹二小传:
一则自幼便大,一则自由便奸;一则中山靖王之后,一则中常侍之养孙,
低昂已判矣。后人犹有以魏为正统,而书蜀兵入寇者,何哉?” (2)P1
1.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动机
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动机很简单,不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而主要是受到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繁盛局面的影响。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
究》认为,明末清初(指明天启、崇祯和清顺治、康熙四朝的 100 来年)
“是古代小说评点最为繁盛的时期” 。 (4)P20 这一时期,明代“四大奇书”
中金、毛、张三家评点本完成,并成为此后最为通行的读本。明末清初,
大量文人加入到了小说评点的行列,他们将小说评点视为自己立身的事业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