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0 次评价)576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鉴纲目》 ,继《春秋》绝笔,始进蜀汉为正统,吴、魏为僭国,于人心正而 大道明,则昭烈绍汉之意,始暴白于天下矣。然因之有志不可汩没,罗贯 中氏又编为通俗演义,使之明白易晓,而愚夫俗士,亦庶几知所讲读焉。 ” (3)P246 首先,明代的序跋作者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思想倾的阐发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封建正统观。诸论者正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 以“汉室宗亲”刘备为汉家政权的合法继承人,而将异性的吴、魏视为篡 逆僭国。其次是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论者将蜀汉君臣刘备、诸葛亮、 关羽等视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化身: “其最尚者,孔明之忠,昭如日星,古今 仰之。而关张之义,尤宜尚也。 ” (3)P233 而曹操则被认为是“假忠欺世” 的“万古奸贼” ,成为反面典型。明代的序跋作者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 曹”思想的诠释主要是政治观念的诠释:前者是从谱系传承上肯定刘备的 正统地位,后者则是从统治者的德行方面进一步肯定其正统地位。不可否 认,这种政治诠释体现出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指向。 其次,明代序跋作者对“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诠释表现出一致性。 诠释者对某一文本的诠释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 制约。而这种一致性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 其一,是由他们相同的诠释目的决定的。小说自产生以来,就被以经 史为正统的封建正统文人所不齿,被讥为“小道” 、 “末技” 。即使是在小说 繁荣发展、小说艺术水平业已成熟的明代,小说仍被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问世以后,虽然好评如潮, 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喜爱,但也有一些否定的反面的声音。如明人莫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9:15 , Processed in 0.6794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