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多重叙述中的刘备形象
(0 次评价)6896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据。试图在刘备仁还是不仁,刘备之仁是本真抑还是假借中作出非此即彼 的选择,或者试图同时强调刘备之仁既是人格理想,又是人格面具,都无 法圆满地解释文本。 《三国志演义》 (以下用醉耕堂本) 的文本材料显示, 无论是刘备自己, 还是其他不同利益集团的人,都曾经许刘备为仁义之人: 第十一回:玄德曰: “……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 矣。 ”……玄德曰: “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 第三十六回:玄德曰: “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 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 第三十九回:玄德曰: “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孔 明叹曰: “真仁慈之主也。 ” 第四十回:玄德曰: “吾宁死,不忍作背义之事。 ” 第六十回:玄德曰: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 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第三十七回: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 “……刘玄德仁义布于四 海……” 第五十四回: (乔)国老曰: “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 布于天下。 ” 第五十四回:肃曰: “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 ” 第六十回: (张)松曰: “不然。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 ” 书中还具体写到刘备三辞徐州、不以的卢马妨人、三顾茅庐、携民渡 江、不入襄阳、不取荆州等仁义行为,尽管评点家们从某些情节中也看到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9 11:08 , Processed in 1.1197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