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盟讨伐董卓的行伍,献帝受曹操挟持,刘备深感“悲愤” ,献帝被废黜,刘
备更是“痛哭终日” ,忧虑成疾, “不能理事” 。群下劝称汉中王,他再三推
辞不过, 方才依允。 劝登帝位, 他有惊慌 ( “大惊” ) 、 有愤怒 ( “勃然变色” ) 、
有拒绝( “坚执不从” ) ,这些意味着刘备忠君意识的言语和行为,是不能由
“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之类的话就完全否定得了的。
然而,刘备儿时大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显然是无视当时在位
天子的。许田围猎,曹操僭越献帝受万岁之呼的行为,导致“众皆失色” ,
关羽更是“大怒,剔起卧蚕眉,睁环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 ,
刘备却只是“会其意,摇手送目,不肯令出” ,事后还责怪关羽“躁暴” ,
并以“投鼠忌器”相解释,刘备的这番冷静,很难说是有着强烈忠君观念
的人可能具有的。 顺便提一句, 部分研究者以刘封、 刘禅兄弟名中暗含 “封
禅”这一意味帝王祭拜天地的词语,试图证明刘备称帝的野心,这其实是
忽略了小说叙事与《三国志》文本之差异,因为,在小说中,刘备是先生
有刘禅,过后(三十六回)才认寇封为义子,改寇姓为刘姓的。这与有预
谋地以封禅命名有根本的不同。
自桃园结义起, 《三国演义》用了大量篇幅表现刘关张对盟誓的践行,
既有对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张飞古城斥关羽的义气描写,也有对刘备维
护义气的行为展示。刘备在关、张生前,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当张飞失
徐州,陷刘备妻子于城中,受关羽责备惶恐要自杀时,刘备夺剑掷地曰:
“古人云: ‘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 尚可缝; 手足断, 安可续?’
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
中道而亡?”关羽义释曹操,按军法当处斩,刘备为之说情: “昔吾三人结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