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0 次评价)6333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同的意见[7]p142。 ”虽然此话论的是君子、小人之别,但推而广之,则是一 个放之四海的哲理。 《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用人之道实践了“和而不同” 的内涵。 人才是三国争霸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曹操比任何人都认 识得清楚。曹魏政权是北方势力最强大的政权,很多有志之士都投效曹操。 在罗致人才的过程中,曹操以其海纳百川的气度留下了很多佳话。他曾经 横槊赋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 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8]p267。 ” 夜色沉沉,东山月上, 曹操立在船头, 兴之所至,慷慨作歌,在浩瀚长江上吟诵他求贤的心曲,那绵长的余韵飘 荡在历史的长空中,令人追念不已。 曹操在兖州招兵买马时,就有很多贤能之士投奔而来。文臣中有荀彧、 荀攸叔侄,武将里有夏侯惇、典韦等人。后又招致程昱、郭嘉、刘晔、满 宠、吕虔等人,使得曹操的智囊团渐成气候。虽然有很多良臣猛将,但曹 操依旧求贤若渴,在其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不断地求贤纳才,其中主要的 方式是纳降。收降许褚、说服徐晃,只是曹操开始霸业时微小的举动。紧 接其后,他兵败吕布,得了赤胆忠心的张辽;官渡大战中得了有勇有谋的 张郃、许攸、陈琳。对于许攸的放肆无礼,陈琳的作檄辱骂,曹操都可以 宽怀接受。正因如此,在宛城用妙计让曹操损兵折将的贾诩都敢投奔他, 因为“曹公霸王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8]p128。 ”由于曹操求才心 切,所以其麾下文臣如云,武将如雨,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英豪。曹操 御人有道,求大同而存小异,让他们都诚心地为他效力。 曹操尊敬人才,赏识人才,他的爱才惜才青史留名。大宴铜雀台上,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1:38 , Processed in 2.74612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