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血和生命铸造了他忠义壮烈的性格,在关羽身上体现的“富贵不能淫,贫
穷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精华,它是属
于人民的,曹操在华容道曾说:“将军深明春秋”,就是推崇关羽所发扬
的“春秋大义”。
然而,关羽的性格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关羽出身底层,养成
了他的侠义气质,这也正是关羽的悲剧性所在。下邳兵败,张辽劝降时,
关羽当即严词拒绝:“某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但当他听到降曹
可以保全刘备妻小,并可伺机寻兄,不负前盟时,这位视死如归,世称万
人敌的虎将竟低头降了曹操。同样,对于曹操的“厚遇”,关羽表面上虽
未动其心志,然而,市井细民“知恩图报”的义气却深深埋伏于他的心灵
中,他为了报恩而主动请缨,诛颜良,斩文丑,解了白马之围;又为了报
恩,在赤壁之战中义释曹操,正如小说所写:“关羽是一个义重如山之人,
想起当年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他
竟冒军令之险,弃盖世之功,置刘备统一大业于不顾,面对凄惶垂泪的曹
操,动了恻隐之心而放虎归山,这就突出地表现了他为情为义而动摇忠,
而牺牲自我的悲剧精神。关羽的这些行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对刘蜀事业
的背叛,是不“忠”,但作者却把它作为重“义”的美德和高尚而纯粹的
义举来大加颂扬和渲染。这种所谓“义”的行为,本来同刘备“兴复汉室”
的政治原则是完全对立的,然而,作品却在关羽的悲剧性中把它们统一了
起来。对于读者而言,也往往被作品笼罩的悲剧气氛所感染,而对关羽的
这种“背叛”就觉得情有可宥了。
由关羽悲剧性性格所造成的另一严重后果则是蜀吴的破裂。关羽把本
打分:
0 星